教研活動需要扎扎實實解決問題。
開展教研活動要有針對性。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 />
更新時間:2021-08-06 07:40:06作者:admin2
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一次好的教研活動,對教師能夠帶來極大的啟發。
教研活動需要扎扎實實解決問題。
開展教研活動要有針對性。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學校不變的主題。課堂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研活動一般都是針對性很強的活動。通常有以下幾個目的,一是幫助年輕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規范性;二是推廣優秀教師課堂教學的好做法;三是針對某一教學環節或某一課,尋找最優化教學設計;四是通過教研活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怎樣開展教研活動。
首先要確定教研活動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其次要做好課堂觀察記錄。聽課者應該有所分工,側重不同觀察角度,觀察面要廣。
第三要做好錄像,研討時可以通過回看錄像來說明。
第四要合理安排教研流程。研討過程應該包括講課教師的陳述,聽課者的意見,組織者的總結等。要避免泛泛而談,應該多用數據說話。
幾個常見的研討主題。
總結我參加的教研經歷,認為如下問題教研頻率較高。
課堂教學流程研討。這是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教研活動。
我們傳統課堂教學,是師從原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影響深遠。它的主要問題,是對學生自主性的忽視。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方式,學校都啟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核心都是突出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思想,這樣教研的主題更加豐富了。
教學細節的研討活動也很多。比如,教師提問如何更有啟發性,更能活躍學生思維;學生小組合作如何開展更有價值;優秀教師是組織課堂教學中怎樣關注學生的; 特別是進行STEAM教學過程中,如何組織好跨學科活動設計等,都是教研活動主題。
教研活動提倡一課一得,立竿見影,做得好的,其他教師馬上可以模仿,出現問題的,別人也能迅速作出調整。
總之,教研活動應該成為學校常態的活動,重要的是教研活動主題要明確,組織要嚴謹,課堂要真實,研討過程要說真話,否則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