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7 15:07:11作者:admin2
根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年發布)的規定,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是各級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因此臨床醫師在搞好臨床診斷與治療工作的同時,也應努力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傳染病預防措施可分為:①疫情未出現時的預防措施;②疫情出現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療性預防措施。
預防性措施
控制傳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于防控,由于在傳染病的三個基本條件中: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個都無法造成傳染病的流行,所以對于傳染病預防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1. 控制傳染源:這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對于人類傳染源的傳染病,需要及時將病人或病源攜帶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離位置,暫時與人群隔離,積極進行治療,護理,并對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然而,如果是未知傳染源,特別是動物擔任的傳染源,由于其確定需要流行病學的因果推斷和實驗室檢測結果上得到充分的證據,有的時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確切結果,尤其是突發急性傳染病發生時,想要短時間內鎖定傳染源更是困難。不過,一旦確定傳染源后,需要及時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傳染源,以保證傳染源不會繼續將病原體向易感人群播散。
2. 切斷傳播途徑:對于通過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和體液傳播的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切斷傳播途徑是最為直接的預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對于傳播媒介阻斷,消毒或撲殺。如對于污染了病原體的食物或飲水要進行丟棄或消毒處理,對于污染了病原體的房間或用具要進行充分的消毒,對于一次性的醫療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時進行消毒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在蟲媒傳染病傳播季節采取防蚊防蟲措施等。同時,對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預手段也是極為必要的,如促進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對使用針具進行消毒,對會發生高危性行為的人群進行安全套使用的宣傳教育等。如今預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衛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雖然是老調重彈,但仍然是切斷傳播途徑最有效的方式。
3. 保護易感人群:保護易感人群也是傳染病預防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較為容易實現的預防方法。對于已經有預防性疫苗的傳染病,給易感人群接種疫苗是最為保險的方法,如嬰兒在出生后進行的計劃免疫,對于傳染科醫生,護士,從事傳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從事禽類養殖工作的人員等接種相應的疫苗。歷史上,人們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經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證明對于易感人群的保護在傳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