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18 12:08:35作者:admin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7月下旬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其中的“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就是雙減。
“‘雙減’政策釋放巨大補課需求”,這句話誰說的?分明是在與雙減政策唱反調,尋空子,對著干!這種說法,是在帶歪節奏!
在這樣“做籠子”的前提下,再問“在職教師敢‘有償補課'嗎?”
敢的,是請君入甕不怕S的,那說是釋放巨大補課需求的是叫唆;
不敢的,才是正理,那是有基本覺悟識破了奇談怪論。
這是肯定的 雙減不管落不落地 競爭還在 還是有百分之五十的孩子去讀技校和職高 只有這個現象還在 這就不止是孩子和孩子的博弈了 有部分家長肯定會大勢獲取教育資源的 不存在永遠的公平的 加油
不要杞人憂天!
這1000萬教培行業從業人員,具備兩個特征:一是都比較年輕,二是都有文化。有文化,又年輕的人,還擔心找不到工作?
具體來說可以分為這幾類:
1、教師或者兼職教師:可以轉型做家教,或者做短視頻、直播帶貨或者考公立學校。
培訓機構的老師可以說是整個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他們大多有文化,有知識,除了部分老師年齡較大外,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可能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大學生。頭腦里有知識,學新東西也快,還擔心沒活干?
有真才實學的老師,轉型做家庭教師,順理成章,一次課三四百,甚至上千元。每周上兩三次課,一個月也得有幾千上萬的收入,這不比很多上班族強?而且自由時間還更多。
有了自由時間,可以做抖音短視頻,可以直播帶貨,這不是老師最擅長的嗎?
所以,各位瞎擔心個啥?
2、培訓機構的運營、市場人員,這部分人也不愁,基本都是年輕人。他們的市場銷售、地推經驗可以用在多個行業,比如進互聯網公司、房地產公司等等都是沒問題的,只是換個行業開始幾個月收入可能會低一些。但也許換個行業還能干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3、班主任老師:老實說,機構中的班主任要換行有點麻煩,畢竟班主任對學科知識真的不那么擅長,擅長的是維護孩子、家長與培訓機構的關系,這部分人員可能更適合做管理類工作,可以應聘到企業的人事部,是比較合適的。
4、前臺人員:前臺小妹一般比較年輕,而且漂亮,所以,她們分分鐘換個公司當前臺就行了。
實際上,教培行業本次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機構的老板、股東或者管理層,連俞敏洪這樣的大佬,面對教培行業的整頓也只能黯然淚下,股票一天蒸發幾百億這才是最實實在在的影響。而對于中小教培機構老板,將面臨的是裁員、轉租、關門等,所以,他們才是更應該發愁的。
教育減負,本次力度非常大,但如此減負,家長真的能放棄補課嗎?會不會產生新的補課方式呢?
網上熱議的“家訪”,老師還能做嗎?
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