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24 10:42:19作者:admin2
扎堆深圳當老師,后來又出現離職現象的主要是非師范類大學的名校研究生,有但是也不多。師范類大學的研究生一般不會離職,因為他們一開始就對教師職業有相當了解,也很早就做好了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心理準備。
前些年只有六大部屬師范院校和華南師范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在深圳入教師編,非師范類畢業生需要通過社會公招考試才能入編,一般需要先做代課老師才有參加社會公招全市統考的機會。教育部出文件鼓勵非師范生進入教師行業后,深圳市教育局放寬了準入限制,所以才會出現非師范類名校碩博畢業生扎堆到深圳中小學做教師的新現象。
這些名校研究生離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當老師既不是初心,也不是歸宿。非師范類的名校研究生絕大多數最開始并不想當老師,后來在找不到理想職業的情況下,看到深圳教師職位待遇還可以,才退而求其次做老師的。有些人一開始簽約時就做好了找到合適崗位后就離職的打算。
比如,來深圳做中小學老師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中,有大學老師到深圳做中小學老師的,也有做了中小學教師又回到大學做老師的;有公務員轉行做老師的,也有做了老師后又考公務員走了的;有從華為等高科技企業轉做老師的,也有做了老師后又辭職創業的。
總之,現在社會開放,大家只要有那個本事,那么來去自由,沒有說一定要從年輕做到退休,錢也不是唯一,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第二,個人適應不了新教師的崗位磨礪期。
不管是在哪里做新教師,都有幾年非常辛苦的打磨適應時期,做班主任和學生朝夕相處,不熟悉教材教法熬夜備課,以及參加各種教研活動,這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必經之路。深圳教師也許要求更高,也更辛苦。所以有的老師適應不了,就辭職了。特別是現在雙減政策,教師的壓力增加了。
第三,來自個人生活中的因素。
比如,深圳房價高,覺得看不到買房的希望,對在深圳的生活失去信心。所以,國家為什么必須壓住房價,因為一定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
又如,有的是獨生子女,要回家鄉去照顧父母;有的是異地戀,想和男朋友女朋友團聚;還有的又進一步深造讀博士或者出國了。
第四,沒有考到教師資格證,離職是沒辦法的事情。
有些非師范類名校的研究生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深圳這邊允許一年內拿到教師資格證后才能正式入編,如果一年內拿不到教師資格證,按規定就會解聘。不要以為名校研究生就一定可以考到教師資格證,考不到通不過的也是有的。不過這種情況很少,一般學校不會讓其離職,允許可以繼續臨聘,但是拿著比別人少一半的臨聘工資,自己大概也會覺得沒意思吧。
所以,我覺得,現代社會包容性強,機會多,“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要有本事,做哪里的老師、做哪種工作都來去自由,當然,老師也不是誰都能做的,或者誰都能做好的。選擇與淘汰,都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