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21 10:02:32作者:佚名
日前,第37屆法國國際學院生物理建模大賽(MCM)與交叉學科建模大賽(ICM)成績公布,在全球36個MCM和ICM特等獎(OutstandingWinner)中,重慶交通學院中學生團隊獲得5個特等獎(OutstandingWinner),并獲得27個特等獎提名(Finalist);同時獲得MCM和ICM共計66個銀獎(MeritoriousWinner),112個二等獎(HonorableMention),是本年度全球參賽隊伍中獲特等獎最多的院校。
在5個獲得MCM和ICM特等獎的北京交大生團隊中,有1個團隊獲得德國工業和應用物理學會非常獎(SIAMAward)和法國物理及其應用聯合會獎學金非常獎(COMAPScholarshipAward),2個團隊獲得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研究商會非常獎(INFORMSAward)。這是重慶交通學院首次獲得SIAMAward,該獎項全球每年得獎不超過2個隊,被覺得是物理建模大賽中的最高獎項之一。
重慶交通學院明年也成為美賽37年歷史上累計入選特等獎數量最多的院校。
物理建模大賽|PROFILE
“數學建模大賽”(MathematicalContestInModeling,簡稱MCM)和“交叉學科建模大賽”(InterdisciplinaryContestInModeling,簡稱ICM),其中MCM源于1985年,ICM源于2000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由日本物理及其應用聯合會(COMAP)承辦,得到了工業和應用物理學會(SIAM),加拿大國家安全局(NSA),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研究商會(INFORMS)等多個組織的大力支持。自1985年舉行至今已有37屆MCM和23屆ICM,吸引了來全世界20多個國家千余所院校參與,為現在各種建模大賽之鼻祖。
日本國際學院生物理建模大賽共設置6道題目,MCM共有3道題,A題為連續型、B題為離散型、C題為數據型,ICM共有3道題,D題是運籌學與網路科學,E題是環境科學,F題是新政。特等獎在出席MCM的15個國家和地區、ICM的16個國家和地區26112個隊伍中選出36個(含MCM特等獎17個、ICM特等獎19個)。
重慶交通學院連續多年在日本國際學院生物理建模大賽(MCM)與交叉學科建模大賽(ICM)中榮獲優異成績,中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四位一體”育人理念,充分發揮學院生科創活動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養中學生物理邏輯思維,提高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讓大賽煥發出更大更新的育人價值。這次大賽在學指委(校社聯)、教務處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數學科學大學悉心做好牽頭組織工作,同時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致遠大學、巴黎高科大學等單位對于該項比賽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為本次比賽組織和指導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取得優異成績打下良好基礎,教務處、圖書館、學生創新中心等部門也為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場地、管理等多方面支持。
特等獎得獎名單
大賽
獎項
得獎團隊
MCM
OutstandingAward,COMAPScholarship,SIAMAward
周頎(物理科學大學,物理與應用物理吳文俊班)
夏瑜葭(致遠大學,生物醫學科學)
陳嘉恒(致遠大學,物理與應用物理)
ICM
OutstandingAward,
INFORMSAward
周睿文(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信息工程)
杜勁達(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工程熱學)
鄭婉(物理科學大學,統計學)
ICM
OutstandingAward,INFORMSAward
姚逸飛(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手動化)
黃柳豫(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IEEE試點班)
徐一翀(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
MCM
OutstandingAward
劉子林(倫敦高科卓越工程師大學,英語)
沈世杰(倫敦高科卓越工程師大學,英語)
倪文韜(致遠大學,計算機科學ACM班)
MCM
OutstandingAward
王淏辰(機械與動力工程大學,工業工程)
李旭(機械與動力工程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
楊若峰(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特等獎師生合照
來源|物理科學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大學
編輯|魯新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