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9 09:53:04作者:佚名
“來了很多公司,提供了很多崗位,我對其中幾家都很感興趣,想盡快了解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乘務專業學生歐陽敏婷說。朱振峰和歐陽敏婷一起來的,但不同的是,他4月初就被用人單位“預定”了。
像朱振峰這樣被企業“預留”的學生,占到該校畢業生的60%以上。這種“批量預留”就業的可喜現象,得益于學校持續深入推進“一生一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年前,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開始在全校范圍內探索“一計劃一生”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一入學,學校就會根據學生特點建立成長檔案,將就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心理調適能力蘊含在“專業知識技能”、“可遷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三大模塊中。學生每學期在輔導員指導下針對三大模塊設定自我發展目標,學校進行跟蹤評估。一個學期結束后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校大學生個性成長管理平臺可以精準“畫像”出學生學期發展情況,學生可根據平臺畫像調整、設定下一階段發展目標。 “每位學生的培養計劃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通過推進‘一計劃一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入學伊始就塑造學生正確的職業就業觀,從激發學生成長發展的內生動力入手,實現學校與學生在育人過程中的‘雙向沖刺’,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學校黨委書記羅來松介紹,不少學生在畢業前就得到用人單位青睞并達成意向。
“學校給我配備了職業導師團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很感謝我的導師團隊。”社會工作專業的梁旭同學說。在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年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校為有需要的學生配備了由輔導員、黨員老師、行業督導、家長組成的職業導師團隊,整合學校、行業企業、家庭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貝語網校,目前已有116名學生從這個團隊中受益。
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少于4個可就業崗位,是學校提出的最低要求。為開拓就業崗位,學校領導密集開展“入企拓崗位”,校黨委書記還到江蘇、廣東等地走訪了多家企業對接畢業生就業事宜,各部門領導班子也到各地去拓展崗位。學校還依托上級單位共青團江西省委的組織優勢,通過江西青年企業家協會聯系到多家優質企業。
“百日沖刺”階段,學校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我們每周對各系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并根據精準的調查結果協調部署下一步工作。”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歐陽小山說。“系里動態跟蹤每一位學生的就業意向,比如精準掌握專科轉本科、研究生、公務員考試的學生情況,考試成績出爐后及時掌握學生的就業意向,不漏掉一位學生。”青少年教育處處長丁一龍介紹。
前不久,江西青年職業學院成功入選江西省高校就業工作制度創新試點地區,這更加堅定了學校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的信心。(供稿人:江西青年職業學院 鄧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