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6 21:46:12作者:佚名
中秋節英語活動
中秋節
文:孫嘉莉
小學英語教材中關于西方節日的內容較多,而關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卻很少。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有責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帶領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深刻領悟中華文化的內涵,吸收文化精髓,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感。
1.了解文化知識
活動開始前,孩子們通過百度文庫、英文詩歌書籍、英文報紙等方式收集關于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傳說、英文詩歌翻譯等英文資料。然后,孩子們把這些資料以不同的方式組織起來,有的以蜘蛛網圖的形式;有的以表格的形式;有的以漂亮的手寫報紙的形式。最后,孩子們帶著這些資料在自己的小組里與其他小組的成員進行交流分享。
以下是孩子們的英語對話片段:
S1:中秋節是什么時候?
S2: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
S1:人們吃什么?
S2:人們經常吃月餅。
S1:人們做什么?
S2:人們聚在一起賞月亮。
孩子們在經過對英文材料的分類整理,與全班同學的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培養了收集、分類材料的能力,了解了中秋節的習俗和詩詞文化,充分鍛煉了英文口語表達能力。
2. 猜燈謎
孩子們分組精心準備了英語謎語農歷八月十五英語的英文,并利用午餐時間開展了中秋節英語謎語猜謎活動。
謎語一:什么東西如果是黑色的則是干凈的,如果是白色的則是臟的?
(答案:黑板)
謎語2:什么東西在白天又大又亮,而在晚上我們卻看不見它?
(答案:太陽)
謎語3:有時它看起來像一條船。有時它看起來像一輪白色的小太陽。它是什么?
(答案:月亮)
孩子們以抽簽的方式進行活動,對應學號的同學上臺讀謎語,其他同學猜謎語,全程用英語交流。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意猶未盡,課間繼續猜謎語,有的同學回家后還和家長一起猜謎語。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孩子們不斷積累語言知識,學以致用,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3. 學習如何制作月餅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之一,小朋友對月餅的制作過程很感興趣,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制作月餅所需的材料、工具,熟悉月餅的制作流程。
然后大家討論了做月餅的材料和工具,例如面粉,糖,鹽,油,豆沙,烤箱等等。大家討論完之后,我就整理了一份英文的說明書,幫助大家清楚地了解制作月餅的過程。
孩子們分組認真閱讀英文說明,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結合上下文猜測其含義。了解制作流程后,感興趣的小朋友還根據說明和媽媽一起動手制作月餅。在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體驗了制作月餅的習俗,還豐富了英語詞匯量,提高了英語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
4. 表達新月的詩意
孩子們能記住很多贊美月亮的中國詩歌,但對于古典詩歌的英譯卻知之甚少。
作為“唯一將詩歌英法翻譯的人”,許淵沖先生的詩歌翻譯意美、音美、形美,用樸實的語言傳達出中國詩歌的韻味,非常適合小朋友朗誦,因此,我強烈推薦許先生翻譯的詩歌給小朋友。
孩子們選擇了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首詩《水調歌頭·月亮何時升起》,分成八個小組進行中英文詩歌朗誦比賽。有的小組集體朗誦,先朗誦中文版,再朗誦英文版;有的小組朗誦,先朗誦中文版,再分段朗誦英文版;還有的小組采用接力的方式,一句中文一句英文地朗誦。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孩子們感受到了中華詩歌的美妙和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為《水調歌頭》英譯本摘錄:
《滿月多久會出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來》
明月何時出現?
滿月多久會出現?
喝酒問天。
手執酒杯,問蒼穹。
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
我不知道一年中的什么時候
今晚是哪一年?
今晚它將在高處的宮殿里舉行。
我想乘著風回家,
乘著風,我要飛翔,
我也害怕那些玉樓玉殿
但我擔心水晶宮殿
高處太冷了。
對我來說太高太冷了。
與光影共舞,
我站起身來跳舞,與我的影子一起玩耍。
仿佛身處人間。
在高空和在地面上,都會同樣快樂嗎?
詩歌朗誦會結束后,很多孩子來找我,讓我多推薦幾首許先生翻譯的詩,我給他們推薦了《月下獨酌》和《靜夜思》,孩子們把譯文和詩歌一一對照,抄下來讀,回家和家人分享。
5. 節日的文化價值
活動最后,孩子們圍繞“我們要隆重地過中秋節嗎?為什么?”的問題進行了大膽的辯論。
贊成的代表則發表了如下觀點:“我認為我們有必要隆重地慶祝中秋節,通過慶??梢詫W到更多傳統文化,在活動中也可以加深了解。”
反方代表認為:“我認為我們沒必要以盛大的方式慶祝中秋節?,F在人們都很忙,有些人在外流浪,沒有時間回家,只要記住這個節日,就足夠了?!保ㄖ星锕潧]有必要過得很隆重?,F在人們都很忙,有些人在外流浪,沒有時間回家,只要記住這個節日,不必拘泥于形式,在這一天和家人打電話、視頻聊天,表達一下思念就可以了。)
通過辯論,孩子們明白了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隆重地慶祝中秋節,這不僅是傳統節日的傳承,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通過活動和體驗,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內涵,汲取文化精髓農歷八月十五英語的英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