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5 20:56:43作者:佚名
在英語里,關于“再見”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你是否了解它們之間存在的微妙差異?你是否清楚在特定情境下應該怎樣道別?
[id_543264066]
01
see you later & see you soon
首先,我們不妨探究一下“see you later”這個短語。或許,現在許多人看到這個短語,仍舊會不假思索地將其譯為“待會見”,然而,這種理解卻大謬不然。實際上,它同樣代表著“再見”的含義。
[id_1349003346]
See you soon
"這句話‘see you later’本身并無不妥,但美國人在說它時往往并無期待今日能再次相逢,實際上它幾乎等同于‘再見’。"
而“稍后見”要用 “see you soon”。
留在此處,我很快就會回來找你。
你就呆在這里網校頭條,我一會來找你。
具體而言,“再見”是對“see you later”的直譯,意指將來某個時刻的相會(通常指當天不會相見),其中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且這個時間是不確定的。當外國人向你說出這句話時,他們實際上并不抱有當天再遇見你的期望。當然,若在相隔一小時后你們意外重逢,那將完全出乎意料。
“待會兒見”這一表達常用于雙方約定,通常在當天發生,并且相隔時間非常短暫。
非常感謝您的幫助!期待日后能再次見到您。
非常感謝你的幫助,希望以后可以再見到你。
02
Goodbye/Bye/Bye bye
在英語里,"Goodbye"、"Bye"以及"Bye bye"被視作最基本的告別用語。通常情況下,外國人不太會使用"Bye bye",因為這種說法多少顯得有些孩子氣,通常只有小孩子才會這樣道別。
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再見”,問題出在哪兒?
Goodbye:很正式,不夠生活化
告別時,這樣的表達通常只在小孩子中流行,成年人如此使用會顯得有些不尋常。
稍微變一下就好啦~
Bye系列中更常用的是:
Bye
Bye for now
兩個都很口語化,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合適!
下面重點講講goodbye吧。
bid sb goodbye
之前所談均為非正式的口語表達,下面我將向大家介紹一些適用于書面語的正式用語。例如,“向某人告別”這一表達方式就極具正式性。
是時候向我們的觀眾朋友們告別了。
kiss sb goodbye
告別與離別有著各式各樣的形態......沒錯,我要講述的正是那深情的一吻。
大家普遍都聽說過《Kiss Goodbye》這首歌曲,其中唱道:“每次道別時的吻,讓我深刻領悟了愛情的真諦。”因此,當我們說“吻別某人”時,意思就是與之告別。
吻別吧,親愛的,我定能安然無恙地歸來。
和我吻別吧!親愛的,我答應你會好好的活著回來。
最愛的問候,最艱難的告別。
談及此事,不禁回想起曾經邂逅的一句英文妙語。說笑不得,盡管起初不過是偶然得見,然而這句迷人的語句卻一直深藏于記憶之中,多年未曾忘懷。
你是我最愛的問候,也是最痛苦的離別。
你是我最愿意遇見和最舍不得分開的那個人。
03
So long
此外,“so long”并非僅指“太長”下次再見的英文,它的含義可遠不止于此哦。
實際上,依據其英文解釋——一個用以表達告別的非正式短語,我們可以推斷出“so long”的含義等同于“再見”或“告別”。
據說,so long是來自希伯來語中的shalom(
??'l?m
您好;告別之際,這聲問候或離別之語,意味著共度的時光即將畫上句號,恰似漢語里所說的“就此別過”。
后來,在美國,"so long"這一表達被普遍用作告別和告別的用語,它常用于你預計與對方相隔較長時間無法相見的場合。
John:真遺憾啊,春假這么短暫。祝你們旅途平安!
約翰:真遺憾!春節假期太短了。一路平安!
Alice:再見了,約翰。我們將來會有更多相聚的機會。
愛麗絲:再見,約翰。我們以后會有更多時間相聚的。
3月19日,我國演員王景春和詠梅在柏林電影節上因電影《地久天長》榮獲影帝和影后稱號。該電影的英文名為《So Long, My Son》,其內容主要講述了一系列的離別與告別,這一翻譯非常恰如其分。
04
Farewell
此詞乃較為正式的告別用語,意指即將離去,作別。它適用于情感深厚、難舍難分的離別場景。
并且告別之后是不會再見的。
陳凱歌執導的影片《霸王別姬》在國際上被譯作Farewell My Concubine。
Concubine?英
?k??kjuba?n
?kɑ:?kjuba?n
n.妾,妃子,在這里指的是虞姬
相關的farewell的搭配可以這樣使用
A farewell meeting歡送會
A farewell dinner踐行宴
在告別某人的場合,我們通常會說“向某人告別”。這種表達方式更常出現在書面語境中,例如在從一處風景如畫的旅行目的地返回后,撰寫游記時可以這樣表述:
我在紀念品商店購置了一把匕首,隨后向這美麗的馬來西亞國度揮手告別。
在紀念品商店我買了一把匕首向這美麗的國家馬來西亞告別。
05
Peace or Peace out
Peace作為一個名詞,原本代表和平,然而在近年來的美式俚語中,它被廣泛使用。年輕人將peace用作動詞,其含義轉變為“我將要離開了下次再見的英文,再見了!”此外,還可以在后面加上out,形成“peace out”,直接表示“再見”。
若因公外出無法親自照料,懇請各位好友代為關照家中寵物。在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后,朋友們或許會回應道:
別擔心你的狗狗,好的,再見啦!
不用擔心你們的小狗,好了,再見啦!
如今,“peace out”作為告別的用語愈發受到歡迎,眾多嘻哈歌手在告別時都喜歡用它來結尾,甚至有人直接使用其縮寫形式“PCE”。
06
Catch?you later
這種說法在口頭交流中很常見,通常可以表達為“待會兒見!”其含義是現在沒空,稍后我們再繼續討論。
這個表達的起源頗具趣味,最初起源于美國的警匪影片。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警方不得不先將一些罪犯釋放。那些罪犯得意洋洋地離去之際,警察便會說出:“我稍后還會抓到你。”這句話的本意是“我待會兒再抓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表述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非正式的告別用語。
此處“catch”一詞逐漸演變為“交談”或“聯絡”的含義。在“catch”之后,除了可以指代“你”,還可以用“他”、“她”或“他們”等詞來替代。
無論如何,很高興與各位相識。稍后我們再聯系。
不管怎樣,很高興見到你,再見啦
07
我必須立刻出發/啟程/踏上旅途。
最后,我們聚焦一個有趣的詞匯,歐美年輕人用以表達輕松告別的場景。“Gotta”是“got to”的縮寫形式,此類說法常用來向對方(通常是朋友)傳達你們共度的時光非常愉快,現在自己即將離開,心中略帶不舍。在這些表達中,“jet/take off/hit the road”實際上是在說“你即將離去”。
我必須立刻離開,踏上旅程,但與我的摯友告別實屬不易!
該起程上路了,要和我親愛的伙伴們說再見太難了!
最終,有一句話說得尤為精辟,若重逢無法改變離別,那么便讓下一次的相見化作別離的轉機。若重逢似乎遙不可及,那么便讓這一次的離別成為永久的相聚!
你是否了解英文里還有哪些表達“離別與道別”的方式?若有所知,不妨與大家一同交流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