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上什么課你都要知道自己上的是什么內容,應該要知道哪些相關的知識,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 />
更新時間:2021-06-03 19:52:21作者:admin2
鉆研教材,把握知識要點
無論上什么課你都要知道自己上的是什么內容,應該要知道哪些相關的知識,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了。學生見多識廣,小腦袋中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教師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備學生所需。因此,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與本課有關聯的內容。例如《皮影戲》這一課,當學生問到我什么是皮影的時候,我內心是慧心一笑,因為我雖然知道皮影戲的最基本的知識,但是要是讓我去解釋什么是皮影我還真的不知道。所以在上課之前我去查閱了關于皮影的資料,知道了皮影戲的歷史、類型以及對現代的影響。了解了這些上課的時候學生問到我就不怕答不出來,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又教給了學生,讓知識得到更廣泛地傳播。所以,要上好一節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充分地學習、了解與教材相關的知識。
量體裁衣,認真分析學生
上課前你要知道你教的是誰,對你要教育的這些人你要知道他們是什么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么特點,對這些你都要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小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象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準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么,怎么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象力隨便畫。
了解了你要教的對象還不行,一節課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課本的內容,兩者結合才行。要備好課,教師要教什么,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么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美術課的目的在于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的能力。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準備好范畫,調動起學生的創作靈感,為下面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等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講、多說、多談感受,并作適當的引導與補充。教師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下的奴隸,難以掙脫,即使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師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學生為技藝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所以,我認為,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一定要做好準確的引導和補充,以預防學生繪畫技巧的不足。
激發興趣,促進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是上好一節美術課的中心環節,也是教學目的實施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事物感興趣了,才會去注意觀察與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實感,才能畫出動人的作品。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于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于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積極創設合適環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的教態、語言要親切、生動,多用鼓勵的、表揚的語言,增強信心。比如:“很有創意”、“很好”,“你真聰明”等詞句,教師要多用,用好。《參觀和旅行》一課,課前我在教室掛上了一些旅游景點的照片,學生觀察欣賞,置身于美妙的墨色之中,讓學生說一說想法,談一談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入。
在培養興趣的同時,可給學生一個當小老師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教學生,講臺上的學生盡力表達,下面的學生聽得很認真,想找出不足自己上臺去補充,也當一回小老師。此時,教師的作用就是給予肯定和補充不足,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產生發揮與表達的愿望,趁熱打鐵讓學生作畫,把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畫出來。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可以動手幫學生改一改,并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使全體學生一起進步。教師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相信他們都能在各自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
拓展思維,培育創造能力
小學生在繪畫創作時,開始不知該畫什么,這時你千萬不要告訴學生什么東西怎么畫,而是告訴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美的,讓他們盡情的畫,小學階段不需要畫出多好的素描、速寫,而是培養好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是,創作畫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發展智力開拓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生不容易想象創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畫面,這是他們長期模仿而產生的結果,下筆程式化,思維過程化,不是自己觀察想象加工主動創造出來的畫,而是不動腦筋的記憶結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動腦讓學生去思維去想象,例如:通過投影錄像示范畫,出外寫生,還有把繪畫步驟編成兒歌活潑生動又容易記憶。調動小學生作畫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表現所想反映的內容,使學生心情抒暢,激發創作欲望,并對他們的作品及時予以表揚,使他們增強創作信心。例如:在《船》的教學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來制作船,我不僅出示我示范的作品,而且利用廢舊可樂瓶做成的成品讓學生欣賞,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寬思維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后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臺上讓大家觀賞,這樣學生制作認真、積極,作品形式多樣,內容新穎,極富創造性。
科學評價,激勵童心飛揚
小學生經過努力畫出來的作品,都很想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因此,教師的評價要合理,切記使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語言。教師要肯定作品的優點,加強信心,然后以商量的語氣征求學生意見,錯誤的地方應該怎樣去改正將會更好,更完美。
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采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1)教師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指導學生的學習,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的評價反饋。但教師的評價更多的是正面評價,評價中帶有鼓勵,評價中帶有指導,要用好眼神,目光和眼光應該具有親和力,親切自然,飽含著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要多對學生微笑,給他勇氣,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點點頭,讓他信心十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情感;(2)師生互評。當學生的作業展示出來后,可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等,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不但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還可以了解學生認識事物的態度、思維方式及個性特點;(3)自評。當學生完成美術作業后,可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可介紹作品的內容,或說明創作的動機、過程,也可以介紹作品中自己感覺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處。學生的自我評價既可以實現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使學生更好的自主發展。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然后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鑒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美術教學的獨特是不可代替的,通過藝術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豐富,心靈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使課堂產生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鼓勵學生自主、自由地去發散思維、創造性地想象,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產生愉悅的情緒,以此來啟動學生內在的活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總之,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也要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到樂教,學生才能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