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15 09:01:49作者:佚名
“精明”會計挪用17億元逃遁記
上海市注冊財會師行業、資產評估行業2019年優秀審計、評估案例評比工作已完滿結束。這次案例征集工作,得到了各機構的積極參與,各機構遞交的案例經學者評審、專業技術執委會審議通過,共有5個審計案例、3個評估案例分獲一、二、三等獎;另有10個審計案例、3個評估案例入圍行業案例集。本所注冊財會師熊德萬借助《“精明”會計挪用17億元逃遁記》入選行業案例集的審計案例。
“精明”會計陳某平在歷時10年內選用各類手法挪用17億元,審計人員面對跨期十余年,時間緊、任務重、而且資料缺乏,卻能在兩個月勤勞耕種下揭開了逃稅的事實。這么,審計人員是怎樣讓這個“精明”會計的瀆職行為是怎樣逃遁的呢?
審計發覺,該廠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財務管理紛亂,存在白條憑證進帳、坐收印綬現金等疑團事項。不僅財會憑證及收據外,其他相關資料均未能提供。審計人員運用現有資料難以查證謎團事項,決定以現有財會資料為基礎,從財會憑證和單據起來從新發覺重大審計線索。
審計人員再次明晰了審計方向后,很快便發覺了重大審計線索。經檢測來往賬項,發覺經營賬“其他預收款-陳某貴”在2004年初余額為-13,000元,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其間無任何變化,2008年3月該來往款被攤銷。發覺此項謎團后,審計人員開始展開深入調查,最終發覺了陳某平為受賄國有資金而設置的“連環套”。在否認此項逃稅行為后,審計人員覺得,這么“精明”的財會,極有或許還存在其他瀆職行為,然后決定追加審計程序施行逐步審計。審計人員將該廠經營賬和移民賬中所有與陳某平相關的事項匯總在一起進行審計,經過審計人員細膩入微的檢測,“精明”會計陳某平瀆職國有資金的重大違規行為被一一揭開。其中包括:運用繳納房租之機,采取“移花接木”之計,通過虛列來往款、然后借轉制機會將來往款結匯,侵吞國有資金17,360元;運用不正確的財會核算方法,挪用住房銷售稅款牽涉國有資金16,766.40元;以及陳某平確實運用國家頒布了老年人在企業工作滿三年就可以繳納公積金后離休的降價新政,有些社會人員和企業聯合造假,將原本不在企業工作的老年人,以企業名義去繳納公積金后補辦退職手續,替外單位人員代繳公積金辦理退職手續,將該部份人員以該廠名義自行收取的公積金費沖減其個人債務,侵吞國有資金71,464.92元。
審計人員在把握這種實質性證據后找到陳某平,與其正面交戰。在充足、翔實的證據面前,陳某平對瀆職國有資金的事項供述不諱。另外還交待了逃稅員工安置費11,908.20元和房租34,720元的非法行為。
回顧整個審計案例,我們在這當中還要重點關注的有這幾點:
1、把握重點,明晰方向。本次審計,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成功立信會計師事務,最主要的就是重點抓住較差,審計方向明晰。
2、前后銜接,思路清晰。任何一項財會業務的帳目處理,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關聯,互相依存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以我們在審計過程中,一定要熟悉整個業務步驟,做好前后銜接,思路一定要清晰。
3、換位探討,剖析心理。審計過程中,我們常常要站在被審計者的視角看待問題,當我們查出重大謎團線索時,必須充分考慮被審計者的心理狀態,考慮被審計人員或許進行的解釋,對其的解釋,我們又將選用這些適當的審計程序,讓被審計者的各類解釋都難以自圓其說,堵住其退路。本次審計,就是從陳某平的視角,完全把握其心理狀態,充分考慮了各類或許出現的狀況及其解釋,并追加了充分適當的審計程序,所以,在最后和陳某平面旁邊進行對決的時侯,讓他難以自圓其說,很快敗下陣來,只好坦承其各項逃稅行為。
4、加強學習,提升素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有一些新的方式來從事違法違紀行為,我們審計人員,要與時俱進,強化學習,重視知識的積累,增強自身各項專業水平及業務素養。
審計一部
程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