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9 11:06:00作者:佚名
學校正式修訂發布
《中山大學研究生獎學金條例》
(中大研究院[2022]35號)
并將于2022年9月1日正式實施
此次修訂是我校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研[2020]9號)和《關于印發助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教育部等部委印發的《財教[2021]》。 〕不。 310號)是提出“堅持改革完善資助體系,激發研究生積極性”等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之一。 是落實高松校長在2022年春季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探索博士生資助制度改革”的具體行動。 。
為改革博士生資助制度,研究生院與兄弟院校及校內各培養單位進行了前期研究和交流,充分吸收各方有益意見,對草案進行了多次修改,最終完成了《博士生資助制度》的修改。研究生獎學金管理相關規定。
研究生獎學金的來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撥款、學校自籌經費和導師(培養單位)配套投入三部分。 學校歷來高度重視研究生獎學金工作,每年學校自籌經費占獎學金總額的45%。 此次修改后的計劃意味著,學校未來每年都需要加大對博士生獎學金的投入。
為確保今年評審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研究生院于8月、9月對研究生工作學院領導、研究生秘書、研究生輔導員、各期新進教職工進行了新政策宣講并做好單位的協調和協調工作。
《研究生院關于2022學年博士生獎學金評審工作的通知》發布后,引起了廣大學生的關注。
重點關注修訂
修訂詳情如下
重命名獎學金
從2022屆開始,博士生獎學金的最低級別為“二等助研獎學金”。 即原“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分別調整為“特等獎學金、一等助研獎學金、二等助研獎學金” 。
顯著提高獎學金標準
獎學金平均金額由46000元/生/學年提高到58000元/生/學年,平均增幅26%; 其中,最低級別的獎學金標準增幅最為顯著,最高增幅達到40.5%。
調整獎學金比例
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更高級別的獎學金。 也就是說,一、二年級的比例從30%提高到50%。
與老學員同等待遇
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將按照提高后的獎學金標準獲得獎學金。
“同學,你的獎學金夠嗎?”
“不需要的話就保存起來吧!”
為了這個好消息
中大各學科博士生
他們這么說
#01
陳陽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22屆博士生
榮獲2022學年校長獎學金
陳陽在光電國家重點實驗室調試器件測試系統
本科時,我加入了現任導師的課題組,做了一些科學研究。 我對這個方向非常感興趣。 而且從本科到博士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
獎學金改革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級之間的獎學金差距縮小了。 這其實有利于我們博士生之間的良性競爭。 我們不必太功利,急于發表很多文章,因為很多科研成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 而且,這次對老生的標準也提高了,周圍的學生都表示很高興。
獎學金的整體增加也能吸引申請者。 例如自籌經費研究生,有些人正在爭論是否要攻讀博士學位。 或找工作。 如果他們看到這個獎學金標準,可能會想,“原來讀博士也不是特別窮啊”。 一件事”。
#02
李林
歷史系2022級博士生
榮獲2022學年校長獎學金
李林在福建詔安上岳村陶瓷窯址考察并采集標本
我的專業是考古學和博物館學。 有時我必須購買一些大型目錄、古書或非常古老的期刊。 這些有時是博士研究所必需的,但也相對昂貴。 今年獲得獎學金后,我購買了一臺新筆記本電腦和一個用于數據存儲的硬盤。 可以說我從霰彈槍變成了大炮。
此次改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等獎學金更名為“校長獎學金”,體現了其特殊性和榮譽性。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可以激勵我今年繼續前進。 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要懈怠,無愧于這份榮譽。
我覺得學校一直做得特別好的一件事就是不拘泥于常規和現狀,而是能夠根據實際問題和師生的反饋認真地做出一些調整。 這次獎學金改革也體現了這一點,幫助我們最大程度地做到自立自強,讓我們有信心堅持自己的學術道路和理想。
#03
陳哲
漢語言文學系2021級博士生
榮獲2021學年一等獎學金
獲得2022學年國家獎學金,
二等獎授予
陳哲出席古碑刻研究所論文報告會
我是古文字學領域的碩士和博士生。 我以前獲得過各級獎學金。 我覺得與國內其他大學的文科生相比,中大的獎學金標準還是有競爭力的。 現在獎學金調整后,即使是最低級別,新標準也比舊標準增加了1250元/月。 這對大家的生活還是一個很大的保障,可以讓一些博士生減少兼職時間,全身心投入學習。 在科學研究中。
這次獎學金調整的幅度仍然讓我們感到驚訝。 目前正在學習的同學們都很高興,畢業的博士生們紛紛表示祝賀和羨慕。 新規定一出,那位最早畢業的學長就第一時間告訴我,并表示為現在的博士生感到高興。
相信這一級別的獎學金將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申請中大博士生,也能留住我校優秀的碩士生在這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04
林思鵬
孫逸仙紀念醫院2020年博士生
榮獲2020、2021學年二等獎學金
榮獲2022學年一等獎學金
林思鵬出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骨科研究學會(ANZORS)第24屆國際年會
我以碩士生的身份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并在研究生第二年轉修碩士和博士課程。 獎學金大部分用于食宿,也有部分用于學習。 如果按照住宿舍、食堂吃飯來算,這筆補貼足夠日常開支了。
“今年我每個月都有更多的錢。” 討論過程中,大家都非常滿意。 他們覺得獎學金改革不僅可以改善生活條件,還可以購買更多學習所需的東西,比如支付一些額外的互聯網服務費用。 班級。
新的獎學金政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名稱的改變,以及金額和比例的增加。 比如,之前中層的比例并沒有那么高。 很多人可能很早就放棄了,因為他們覺得“無論如何都得不到”。 現在名額增加了,將鼓勵這些學生努力科研,提高成績。
#05
謝金超
公共衛生學院2021級博士生
榮獲2022學年Illumina獎學金,
二等獎授予
謝金超正在分析研究的相關數據
18年我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我和我的導師一起工作了三年。 我感覺很好。 我對各方面都很熟悉,也有研究積累,所以我選擇留下來讀博士。 當然,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 還會考慮獎學金等因素。
大家都對今年的獎學金改革感到滿意! 我的研究方向的項目費用并不是很大,但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如果需要進行調查或實驗,那就比較“貴”。 對我來說,這次獎學金增加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考慮飯菜的價格,我可以更加專注于自己的研究。 以前為了補貼生活費,我會自己承擔一些統計咨詢項目,現在基本不承擔了。 如果我需要做自己的項目,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購買。 因此,我不僅更加有動力去做科研,而且對于與其他學校的同學交流也更加感到自豪。
現在,大家更有動力了! 未來,希望學校的獎學金制度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加多元的保障,也希望大家更有動力產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06
方子霄
歷史系2018級博士生
榮獲2022學年三等獎學金
方子笑在歷史系永芳堂資料室查資料
我的獎學金除了滿足日常開支外,主要用在三個方面:一是買書。 一些文科大本或者外文書籍比較貴,借起來總是不方便,所以我們就自己準備一套。 二是參加學術會議,旅費一般要自費; 三是到外地查閱檔案或進行實地調研。 例如,當我研究民國史時,我需要去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這些食宿、交通費用也由獎學金資助。 花費。
這次獎學金改革,學生們都在互相告訴:“你知道嗎?獎學金漲了。” 尤其是最低的獎學金漲幅最大,受益最多。 大家都很驚喜,覺得學校真是在做好事自籌經費研究生,為學生謀福利,這也讓大家更加安心地做好學業工作。 像我們大多數快30歲的人一樣,至少我們外出學術交流時不用向家里要錢。 我們不必等待折扣來購買最新的研究論文。 我們去外地的時候可以查檔案,選擇更近、更安全的住宿……
總之,學校改革后的獎學金制度,無論級別還是金額,對內部學生都有較大的激勵作用,在吸引外部人才方面極具競爭力。
#07
王文輝
化學學院2019級博士生
榮獲2022學年三等獎學金
王文輝正在觀察實驗反應現象并對反應進行處理
獎學金改革前,一、二、三等獎的金額差異仍然較大。 理工科專業的學生雖然平時在實驗室待的時間比較多,但要購買實驗儀器、報名培訓課程(比如每節課幾百元的畫圖軟件、測試方法等)就有點手頭拮據了。 )。 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要在學校做科研,出去打工不太現實。 總是向家人要錢或者向導師報銷也很尷尬。
現在,不同級別之間的獎學金數額差異縮小了,待遇提高了,比例調整后名額更多,老生也能享受新政策。 大家更有信心了,生活有保障了,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科研,科研技能或者學習新東西還有空間。
相信學校的新政策是經過多輪討論后制定的,從中大家都能體會到學校對我們“科研工作者”的關懷。 我們相信,我們能夠給學校帶來更多積極的反饋,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學校和學院的學科建設。
未來
研究生院將繼續探索
碩士生資助制度改革相關工作
實際運用獎學金來激勵學生
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于創新的有效作用
---iSY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