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31 11:41:18作者:佚名
學校立足黑龍江、依托長三角、面向全國,對接行業需求,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形成了“南北兩省三地相互呼應”的辦學空間新格局。在哈爾濱擁有松北校區(松北區學院路群英街33號)和哈南教學區(哈南工業新城崇文路9號),在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建設有產教融合園區和黑龍江省大學生“長三角”就業創業基地。學校總占地面積63.79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50284平方米,擁有2個圖書館、3個現代化體育場館和1個高爾夫訓練場,建有10G校園網絡。 學校資產總額19.77億元;紙質圖書120.41萬冊,電子圖書173.3萬冊,數據庫239個;學校建有教育部“新金融智慧學習工坊”、專業實驗室11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89個。
學校面向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在校生12000余人。建校以來已為國家輸送了5萬余名高素質人才,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基層實際工作。學校設有8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共有26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財經專業群為優勢特色,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建設格局。學校是黑龍江省軟件學會主辦單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會員單位、黑龍江省科普示范基地。
學校秉承“求知、尊德、尚用”的校訓和“求正知、探求真理、行正道、行正用”的校風,堅持“立德樹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服務社會,辦出人民滿意的大學”的辦學宗旨,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校企融合、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需求為中心、因材施教、能力為本、學與用相融、知行合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努力培養具有愛國愛教、服務奉獻和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現有教師778人,其中專任教師410人,副高以上職稱專任教師107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19人。近三年,教師承擔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1項、教育部“高校科研誠信建設”基金項目2項、省級以上項目116項,獲得專利182項,出版教材、專著178部。以“企業+聯合教學團隊”為代表的多名教師連續七年指導百余名學生獲“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一等獎、特等獎,共獲“學創杯”省賽一等獎36項;教師指導學生獲“挑戰者杯”、“藍橋杯”等國家級專業學科競賽三等獎及以上獎130余項。
學校實施文化強校戰略,堅定不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出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文化傳統深厚、學術創新氛圍濃厚、校園環境優雅宜人、文化服務影響深遠的校園文化體系。在哈南校區建成黑龍江鐵道文化館,重溫中國鐵路奮斗歷程,普及鐵路裝備和技術知識,領略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核心的鐵路精神譜寫的歷史意義和深刻內涵,打造獨特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學校著力打造的文化育人品牌——“讀、寫、說、用”四維文化育人工作項目吉林工商學院新校區,被教育部評為2020年全國優質思政工作項目。
學校面向國際開放,與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美國芝加哥康考迪亞大學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常年選派教師開展進修、訪問學習等學術交流活動。學校依托合作辦學項目,學習國外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引進借鑒專業課程、教材等優質教育資源,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校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贊揚和社會的認可。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部副主任、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作書,時任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春明,原黑龍江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趙敏,省人大原副主任董浩,華北電力大學原校長劉吉珍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馬駿院士等領導、專家等先后到學校視察,對學校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管理科學規范、社會聲譽良好的應用型大學。學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獨立學院,入選中國獨立學院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副會長單位、全國教育網絡系統示范單位;2007年被評為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與實踐項目學校;2008年被評為黑龍江省金牌服務學院;2009年被評為黑龍江省質量服務金獎單位;201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2012年榮獲中國教育改革杰出成果獎單位;2013年被評為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學院)學校; 2017年榮獲黑龍江省高校系統“文明校園”稱號吉林工商學院新校區,2019年榮獲黑龍江省高校系統“文明校園標兵”稱號;2019年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稱號;2021年入選全國首批黨建工作示范支部,榮獲首批“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示范高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2022年榮獲黑龍江省民辦高校“黨建示范高校”“黨建示范支部”稱號英語作文網,2022年榮獲“黑龍江省文明校園”稱號;2023年,黑龍江鐵路文化博物館被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數據截至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