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7 08:40:30作者:佚名
作為鄰居眼中的外地孩子,同學眼中的羨慕對象,我被太多的光芒包圍??著,但我一直困惑于一個問題:我怎樣才能成為學習成績最好的人?
靠智商?高中的時候,我因為成績好被選中參加智力競賽,結果慘敗,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智商比別人低。
#p#字幕#e#
是因為努力嗎?即便到了大四那段日子,也有不少同學比我早到教室,比我晚回宿舍,對于他們來說,仿佛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就在于低頭和抬頭。
上補習班?那時候家里很窮,父母都是淳樸的農村人,上學以來,我從來沒有上過補習班。
畢業后,我問了很多高中同學,親自去校園做過調查,總結出一個關鍵的能力,自學能力,那些努力的學生很有可能考上普通大學,但離清華、北大還差得很遠。
為什么我們這么努力還是不夠呢?答案歸根結底還是自學能力的問題。如果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么這篇文章也許能幫到你。
集中注意力并克服拖延癥
擁有自學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拖延癥是需要消滅的敵人。
你知道拖延癥是怎么產生的嗎?
有一件事情不想做 → 想想就很煩 → 既然這么痛苦,還不如玩手機 → 更難受。
所以我們腦子里實際上想的是:
大腦推斷這個事件會讓我們感到不安→這個事件激活了大腦中的疼痛區域→大腦尋求停止疼痛,并開始轉移注意力。
所以同學們,當你受拖延癥困擾時,不要責怪自己。責怪你的大腦。是你的大腦讓你感覺不好,所以你沒有做作業。這都是你的錯,這個小賤人。
但要成為一個自學成才的人,我們需要有能力拖延并努力學習。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許你已經看過很多關于拖延癥的文章,知道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如果你還沒有解決拖延癥,不妨看看這個:
如果你拖延并且不想做作業,解決拖延癥的方法就是做作業!
這個方法可能聽起來有些無語,但是我想告訴你,它有效!
研究表明:
當你面臨一件特別不想做的事情時,大腦會出現神經不適;
但一旦你開始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大概十分鐘后,你神經上的不適感就會消失。它會真正消失。
所以成績不好的原因,如果你不寫一篇短文,那就太痛苦了。你應該怎么做?寫一篇短文!
我不想看書,但看書就頭疼。頭疼怎么治?看書!
你只要告訴自己:
“我知道我要做的事很煩人,但科學家說我的大腦在欺騙我,只要我開始這樣做十分鐘以上,我就不會感到任何疼痛,所以我會先嘗試做十分鐘以上。”
寫一篇十幾分鐘的短文難道比寫一篇長文還要容易嗎?
只要熬過這十分鐘,后面的一切就會順利了。
此時,如果你已經成功克服了拖延癥,那么你就可以繼續提高自學能力了。
#p#字幕#e#
自學能力的第一步:分析問題
問題分析要具體,學生要盡量把遇到的問題寫下來,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學習效率與時間分配
為什么很多學生成績沒有顯著進步?歸根結底就是學習效率低,不能有效利用時間,尤其是不能把比較清醒的時間留給最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在分析遇到的問題時,要先評估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時間分配,然后再做出改變。
2. 掌握核心知識
所謂核心知識,是指考試中分值較高的題目所涉及的內容,例如數學三角函數知識、立體幾何知識、漢語散文閱讀與寫作知識等。
如果考試時核心知識點出現空白,就會造成“硬傷”,直接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
3.心態
這方面一般分為學生的考試心態和學習心態兩個部分。
有的學生考試時因為緊張,導致成績不好;有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心浮氣躁,導致一些知識點學不透,從而影響了成績。
4 家庭作業
很多學生要完成大量的作業,好不容易有的時間都被各種培訓班占滿了。別說留給思考的時間了,就連休息時間都無法增加。結果,很多學生身心疲憊,甚至對作業產生了恐懼。然后:
你如何處理家庭作業?
你如何完成你的作業?
完成作業你有什么收獲?
如何面對作業?
這個問題需要解決。
5. 有效解決問題
在日常的學習中,你需要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而不是做大量題目的策略。那么在以往的學習中,你是怎么做題目的?你做了哪些題目?你還需要重新審視這些題目。
6. 總結與結論
每章學習完后,需要進行有效的總結概括,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拓展了哪些題目?有哪些題型?有哪些解題思路等等。
自學能力第二步:有效推測
所謂“知己知彼”就是分析問題,“知敵”就是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問題,這些問題的特點是什么,抓住“對手”的弱點,就能戰勝他們。
1. 推斷每位老師講課的內容
很多學生被動地聽課、被動地做作業、被動地考試,導致整個學期都處于被動的境地。我覺得,學生應該對各科老師講課的內容做出合理的假設:
某科目的老師今天或本周會教什么?
你需要聽到什么內容?
您對這位老師所講授的某堂課的內容有何期望?
講座結束后,您有何期待?又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經歷?
同時,還有哪些內容沒有講到或者不系統?用什么方法去彌補?
這樣,你不但超越了班級,也超越了自己,我相信你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2. 對考試內容做出假設
如果學生沒有參加自己所學內容的測試,或者沒有學到自己所學的東西,這必然會對學生的士氣產生負面影響。許多學生會變得無助,學習積極性低下。因此,作為學生,你必須對測試內容做出適當的假設:
比如這個知識點會考什么題呢?
在具體主題上是如何體現的?
本課程的議題有何特點?
歷年考試題目及課外材料相關題目有何特點?
你已經把這些方面相關的題型都理解透徹了,掌握了規律成績不好的原因,即使考試時的題型超出了你的預期,相信你也會覺得這樣的題型很適合你,因為你已經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了,考試對你來說是一種完善,而不是一種證明。
3. 對你將遇到的問題做出假設
我相信很多同學考試的時候都會存在粗心大意,不仔細審題,步驟不合理,時間分配不科學等等。
所以在日常的學習中,特別是在模擬考試中,我們要注意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在考試中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有什么影響呢?
您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且只有在日常的學習中才意識到避免這個問題的必要性。
#p#字幕#e#
自學能力第三步:制定學習計劃
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后,接下來就要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了。比如你學數學,這學期想取得理想的成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了解本學期數學課程涵蓋的內容
例如:
高一本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有集合,基本初等函數,函數性質,三角函數等。
高二本學期的主要內容是數列,概率等。
高三主要是必修內容的復習,主要內容有集合與邏輯,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概率,平面向量,數列等。
2 了解基本概念、基本題型、解題方法
例如,學習立體幾何時,首先要了解所涉及的關鍵詞:平行線與平面,垂直線與平面,二面角,以及判定定律和性質定律,并掌握所涉及的相關題型。
3.了解高考的題型
要學就要學透,除了常見的題型,還要進一步了解中考涉及的題型(當然主要針對高中生)。
光靠課堂訓練和做作業增加知識量是遠遠不夠的,建議你買一套《XX省高考真題集-數學》,比如你最近學了導數及其應用這個知識點,可以把這套題里跟導數有關的題全部找出來,看看自己能不能解出來,然后總結概括一下,包括題型,思路等。
如果這些題目你都看懂了,并且都做好了,至少在這個知識點的掌握上是能夠適應高考的要求的。
稍后寫
無論你說多少,都不如你真正聽我講并且自己去實踐。
要知道,你的人生,最終還是取決于你自己,取決于你自己的認識,取決于你自己的努力,取決于你自己的堅持。
越早醒悟,越早成功。
希望以上的話能夠對大家以及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