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25 11:20:03作者:佚名
為什么這個本該充滿壯志的季節卻不那么美好?是因為志向高遠而技能不足,還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為什么這么多大學生被“批量生產”,卻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來容納他們?
一方面迫于家庭期望和社會評價的壓力,拼命尋找看似體面但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暗自向往那些隨心所欲、賺錢的人。
前段時間,孔乙己的一句話又流行起來了,大意就是:如果我沒受過教育,我還可以找到工作,可我偏偏受過教育。
如果你想隨心所欲地開個小店創業,或者想做一份門檻低的工作,家里的長輩就會質疑你說:你初中畢業就能做這些,那你不是白讀大學了嗎?
但大多數大學生初入社會,一無所有,沒有經驗,沒有實踐,更沒有資源,這種情況下,高端就業真的很難!應屆畢業生就業困境該如何破解?
01
1.首先要面對,調整心態
找工作很難,大學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懂得從題目、論點、結論等各個方面系統地分析問題。找工作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也是雙方選擇的過程,就像談戀愛,需要緣分,不是你想談就談,轉角就遇到愛情。
02
2. 拓展求職渠道,提升求職技巧
校園招聘:多參加學校或學院組織的招聘活動,了解公司招聘信息,投遞簡歷,不局限于專業。
招聘平臺:到各大招聘網站注冊并上傳簡歷大學生畢業時間,關注最新招聘信息,不要怕被遺忘,量變終將帶來質變。
主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行業或公司,主動聯系他們,了解是否有職位空缺或實習機會。不要害怕被拒絕,最好先申請。在聯系的過程中,你可以了解職位不匹配的原因,并彌補不足。
03
3. 先找到工作,再選擇職業
是先找工作再選工作,還是先選工作再找工作,這個辯證的話題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分析,不管怎樣選擇,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
兩位畢業生對于“先有工作”和“理想工作”的態度,透露出不少年輕人擇業時的心態。一位畢業生原本只盯住“理想工作”,但屢遭挫折后“放下”,進了一家工資還算過得去、工作也比較順利的公司。另一位畢業生則抱著“不高不低”的心態,堅持找一份與專業相匹配的工作,至今仍未找到工作。一方面,有些畢業生堅持這樣做,費時費力,卻未必能如愿;另一方面,不少招聘單位都有空缺職位等著求職者。面對不斷變化的就業形勢,還是靈活應變為好。
04
4.繼續學習,緩解就業壓力
面對當下的就業困境,選擇繼續深造以緩解壓力。你可以在本專業的基礎上選擇更專、更精、更深,提高在專業領域的競爭力;也可以轉專業,選擇更有前景、更熱門的專業;又或者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學一門技能。不要被學歷所束縛,大學不只是學習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學習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
05
5.培養愛好
不管是畢業前還是畢業后,不管是找工作還是選擇職業,都不要忘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方面有助于調整心態更好地面對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成一份副業,即使賺不到錢,只要堅持,不管多辛苦多累,都會覺得很快樂。
人的一生很長,難免會遭遇時代的低谷與高潮,但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大學生畢業時間,擁有與時代抗爭的無限活力與勇氣,在當今內卷化的時代,不應被“長袍”所困。
畢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