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5 10:39:59作者:佚名
一些網民指出,在眾多網絡及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以眾多知名高校名義發布的成人教育學歷提升招生信息。
在點擊鏈接咨詢關于學歷提升的問題時,對方常常自稱是廣告中標注的高校的“下屬招生機構”,或者表示與該廣告中標注的高校“有授權合作招生”的關系。為了吸引網友支付費用并報名,他們還會宣稱能夠提供“代學替考”等托管服務,保證學員能夠順利畢業并獲得證書。
為了核實這些招生宣傳中所宣稱的實際情況,記者深入進行了秘密探訪。
“下屬單位”“授權合作” 冒名招生套路多
在各網絡平臺,諸多以知名高校名義發布的廣告宣稱“年滿18歲的上班族皆可報考”、“學校將統一發放畢業證書”等內容,使得通過繼續教育途徑獲得本科學歷的過程顯得異常簡便。
記者瀏覽了多則冠名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院校的成人學歷提升招生廣告,隨后與這些廣告背后6家不同發布機構的“招生顧問”進行了網絡交流,并對其中3家機構進行了實地考察。在交流過程中,這些機構對于自身的身份和招生手段表述各異。
自稱來自安徽中華職業專修學院成人學歷提升中心的“招生老師”透露,該機構與安徽省內多所大學的校外教學點建立了合作關系安徽醫科大學成教院,特別是諸如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他們所招收的學生會直接被分配至這些函授站(即校外教學點)。
聲稱來自安徽七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員稱,該機構等同于受學校委托進行招生,但不宜公開如此明確地表達。另外,另一家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則明確指出安徽醫科大學成教院,他們隸屬于“合肥工業大學”的一個招生部門。
那些自稱為“招生老師”的職員聲稱,他們已獲得安徽省眾多高校的授權,或是與之建立了合作關系,以協助其進行招生工作。而且,他們還與我國其他省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系。記者在調查廣告發布機構時觀察到,該機構的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標牌,上面印有不同高校的名稱,并附有“助學報名點”、“招生與教學服務點”等字樣。
記者對廣告中提及的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院校進行了確認,這些院校均明確表示,未曾授權亦未以任何合作形式委托第三方機構或個人代為發布廣告及招生信息。對于這一情況,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告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指出,涉嫌以假冒高校名義發布虛假廣告的機構應受到關注。
“花錢拿證”“代學替考” 特殊服務有市場
高校指出,目前我國成人繼續教育的主要途徑包括自學考試、成人高考以及國家開放大學。報考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和國家開放大學,分別需通過正規途徑支付的費用大約為2000元、4000元和6000元左右。
這些廣告發布機構所采用的虛假廣告招生活動,其費用普遍超過了6000元,部分案例甚至接近或達到了萬元。
在暗訪過程中,那些所謂的“招生人員”向記者透露,盡管報名需支付額外費用,但依然吸引了眾多學員。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與高校建立了“授權合作”等有利關系,此外貝語網校,學員們也被他們提供的“特殊服務”——即“代學替考”托管服務所吸引。
安徽七佰的員工聲稱,只要學生順利通過成人高考的入學考核,便可通過支付費用輕松獲得畢業證書;我們能夠幫你解決上課的課時和作業問題,甚至期末考試也無需你親自參與。據該招生人員透露,在高峰時段,每天都有超過千名學生前來咨詢并報名。
合肥知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透露,平均每日約有二十人報名并支付費用,其中九成以上選擇了托管服務。他們公司設有專門的“教務老師”負責線上課程的打卡工作,而線上期末考試只需學生配合完成“刷臉”操作。若為線下期末考試,學生可直接申請免除,這是因為合作的校外教學點已支付了相關費用。
安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偉斌透露,學校對此類現象有所掌握并已進行了處理,每年因管理嚴格而選擇退學的學生數量達到三四百人。同時,學校也反復強調,學生不得將學習任務委托給他人代為完成,一旦發現此類行為,將取消學生的考試成績,并對其進行相應的紀律處罰。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高校為了方便外地學生,便在異地公辦、民辦學校或社會機構中設立教學點。一些高校管理人員透露,部分校外教學點的管理較為寬松,這為“托管服務”創造了條件。另外,多位高校管理人員指出,近年以來,因疫情導致線上教學增多,確實存在一些技術上的不足之處。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于2022年4月發布,其中明確規定需嚴格限制校外教學點的設立數量與區域。校外教學點不得提供諸如“代報名”“代學”“替考”等違反規定的托管服務。
提高技防強監管 跨區域合作待破題
多所高校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社會上流傳的關于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虛假宣傳以及代考替學現象,嚴重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損害了學歷教育制度的嚴謹性和教育公平,不利于構建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以及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同時也對繼續教育和高等學府的社會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面對網絡中接連不斷出現的虛假廣告以及相關機構所提供的違規托管服務,高校及相關部門均表示,維護權益相當困難,監管與查處同樣不易。
合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多位教師表示,面對那些虛假的招生廣告,他們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找到發布者進行聯系,于是只能選擇點擊“舉報”按鈕,或者在留言板上留下信息。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只是導致“這一次被刪除,下一次卻又重新出現”或者“換了個樣子再次發布”。
網絡平臺眾多,且眾多機構異地注冊,這給本地監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周偉斌表示,學校曾試圖向當地相關部門舉報一家發布虛假廣告的公司,但由于該公司注冊地位于省外,舉報工作變得十分困難。
合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歷教育部主任蔣明權提出,除了加強校外教學點的管理,高校還應積極行動,提升風險防控水平,并加強教學全過程的監管。他建議利用技術手段,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掌握學生登錄信息,逐步恢復線下教學輔導和考試,并對過程性考核與考試成績的比重進行優化。
周偉斌提出,應當構建一個穩定的跨部門協作體系,同時優化不同區域間的部門合作流程,確保對那些在異地設立注冊的廣告發布主體實施迅速且有力的監管與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