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公如何備考?適合普通人短期備戰公考的上岸經驗分享,希望這篇分享能有一點點幫助。
基本信息:1.四川省考,去年上岸,市直某機關。2.在職。3.筆試" />
更新時間:2022-04-18 08:26:39作者:admin2
在職公考上岸的學員經驗分享
在職考公如何備考?適合普通人短期備戰公考的上岸經驗分享,希望這篇分享能有一點點幫助。
基本信息:1.四川省考,去年上岸,市直某機關。2.在職。3.筆試面試均第一上岸(筆試71.5,面試85)。4.備考復習時間一個半月。5.普通本科。備考時:一是時間緊。在職,在某某保險公司上班,白天較忙,晚上回家帶孩子。從決定備考到考試,僅一個半月時間。其次,基礎一般,沒太多積累,平時愛看看新聞1+1之類的節目。就考公而言,各方面跟很多考公人比還是落后的。所以,你們就更該有信心,加油!
分享一下曾經備考的經驗:
首先,我考公的緣由。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在企業里工作,自身價值發揮、前景也更好,收入也比公務員高。但在孩子出生后,我不想每天加班回來,看到的是才一歲多的寶寶已經熟睡的臉。我想要多一點的時間來陪伴寶寶成長,但又不想做全職奶爸,而考公算是平衡奶爸和工作這兩方面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決定考公,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兩年前,我在一邊玩一邊備考,那一年考過一次,沒當回事兒的那種,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行測如何備考:復習三步,第一步是規劃好時間看備考教材,所有模塊及知識點都認真復習一遍,這個過程是在梳理自己的基礎體系,能讓你拿到試題,迅速知道每個題目考察對應的知識點,讓你對公考有更全面系統的認知和理解,也算知已知彼。
第二步是做題和糾錯。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了近30套題(如果可以做多幾套)。糾錯最重要。答題時投入,養成答題習慣,在糾錯時能意識到自己做題思路和標準答案不一致的原因,再迅速匹配到知識點找原因,還能舉一反三。
第三步是總結提升。通過前面復習,題型做答,知道自己擅長的題型和不擅長的題型,形成自己的作答習慣,先易后難,以及各個模塊的時間分配。總結提升主要是提升速度和準確率。
三步復習下來,會有一個質的提升。還有一點,碎片化的時間,比如公交上、休息前都是在刷題,做過的、錯的題型形成錯題庫,經常翻翻也能舉一反三,很受用。行測題型里,判斷推理屬于吃透理論和題型就能保證準確率的,建議拿出專門時間復習基礎知識,也是我正確率最高的題型。資料分析,理清邏輯關系也能快速得出結果。資料分析字數多,數據多,很多考公人可能會覺得繁瑣,但如果大家重視起來,花三天的時間足以把理論的以及題型公式速算等方法掌握,練習時能估算口算的盡量不動筆,訓練答題思維同時保證作答速度。語言題和常識就不多說了,平時積累很重要。數量題也是建議吃透理論知識,對于多數人而言,如果時間有限,必須舍棄的話,數量應該說首當其沖。
必須要說的:一是堅定。確定考公后就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二是用心。專心投入才能保證復習的質量和效率!行測最終我考的不壞,也算不上好,74分,至少沒拉分。
再說說我的申論復習。申論的成績是69,很一般了。覺得沒必要看的就可以關閉頁面了~對于基礎一般,短期內想提升一下的可以看看。概括來說三個字:看、讀、寫。
1.看什么?視頻類的我喜歡看新聞1+1,這個節目前面是給出材料,然后提出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對策。這是不是跟申論很相似?還有就是公眾號。我看的是人民日報、新華網以及半月談和一些公考申論號(當然還有其他的)。看的好處有幾點:積累寫作素材,梳理解題思路,擴展解題思維,準確語言表述。
2.讀什么?讀公眾號、半月談和申論范文。讀的目的是借鑒,文章結構、行文邏輯、語言表述等,讀的多了,就能更清晰申論到底要的點是什么。
3.寫什么?做真題、寫熱點。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說看和讀是量的積累,那么寫就是質的提升。寫和不寫的差距太大了。前面也說過,我之前打過一次醬油,現在想想那時的想法太天真了~寫才是最終幫你形成自己答題邏輯的關鍵。積累不夠,寫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眼前一亮的作品,所以我在字跡、題目、論據等方面上下的功夫更多。字跡不多說了,盡量干凈整潔。題目花一定時間去思考,取一個內涵深刻看似有深度又直扣主題的。論據,材料里給出的要用,平時積累的亮點要用,還有用來升華的方針政策也要用。但不是堆砌,不能生硬,要圍繞論點,做到言之有物,最忌車轱轆話來回說。
有時間再說說更加簡單面試準備。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