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常年從事一線教育,現就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分析一下:
一、心理問" />
更新時間:2022-04-27 01:48:03作者:admin2
高考過后,一些對自己成績不滿意的學生紛紛選擇復讀,然而復讀的這一年也充滿了變數,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
本人常年從事一線教育,現就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分析一下:
一、心理問題高考復讀生的心理在種種復雜原因的作用下,比如付出與所得的心理落差,家長的高度關注,老師的強化刺激教育,自己的過高要求與無法企及的現實等等形成多種多樣的矛盾,這些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心理上,以致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1、焦慮躁郁心理焦慮躁郁心理是高中復讀生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體現為對自己的表現極度不滿意,進而擴展到對周圍的人事不滿意,遷怒于家長,同學或老師。特別是走讀的學生,要么跟家長不交流,要么就是無法交流,其實這都是焦慮躁郁心理的表現。
危害:焦慮躁郁心理直接影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往往易產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加重學習壓力,削弱學習效率。
解決方法: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循序漸進。
2.緊跟老師的步伐,認真完成作業,認真聽老師講課,不要搞“單打獨斗”。
有些復讀生,總不愿跟著老師的步伐,覺得老師講的他已經會了,不應該把精力浪費在自己會做的題上,殊不知知識的融會貫通是一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過程,只有跟著老師的步伐進行有序的復習,才能找到自己最薄弱的那一環,并補牢漏洞。
3.準確客觀的評價自己,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好高騖遠。
高考從來都是持久戰,復讀班更是,誰能長久的掌控自己的情緒,高效的學習,誰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對自己要求過高,
4.積極樂觀的心理暗示,恰當的自我減壓。
簡單來說焦慮躁郁的心情來自對自己的高要求,來自付出與所得不達預期的憤懣,每天要在心里暗示自己:“付出就有所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即使看不到希望,并不代表我沒有進步,一天進步哪怕一點點,也會離目標越來越近。”
相信不斷平和自己的心態,不被不良情緒所控制,才有助于更有效的發揮自己的潛力。
2.封閉壓抑的心理有一部分學生覺得成為復讀生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不但自己丟臉,也讓家人蒙羞,于是恨不得誰也不見,誰也不交流,封閉自己,逃避一切,久而久之,極度壓抑的心理無處發泄,就可能更加輕視自己,甚至產生傷害自己的行為。
這種心理和焦慮躁郁的心理真好相反,前一種心理偏重于向外發泄,這一種心理偏重于自我折磨。
解決方法:1.端正態度,正視自己,悅納自己。
真正的強者敢于正視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選擇,不斷激勵自己而不是看低自己。每天肯定自己的付出,坦然接受自己的所得,無怨無悔的拼搏一年,對自己不苛求、善待自己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2.打開心扉,相信來自家人、朋友、老師的關愛和力量。
封閉抑郁的心理往往極度敏感,過度在意別人的言行評價,要相信即使跟你親近的人說了不恰當的或者你不樂意聽的話,那也是希望你好,否則又怎么叫親人、朋友,即使不是你的親人朋友他們說什么又有何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敢于交流善于交流,只有敞開心扉才能擁有更健康向上的心理。
3.善于尋求學習伙伴,勇于尋求來自別人善意的幫助。
“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結伴學習更有學習的氛圍,而積極尋求別人的幫助,無論老師、家長或是朋友都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力量,看到更大的希望。
二、不能正確面對平常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所帶來的壓力。高中復讀生面對的壓力不同于新生,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成績,有了一次失敗的經驗,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少了僥幸和幻想,所以頻繁的考試所體現的成績浮動帶給他們無窮的壓力,如果不能正確面對的話,就造成對自己能力和未來的誤判。
解決方法:埋頭苦干,不問前程。
“埋頭苦干,不問前程”,這是我常對復讀的孩子說的話,既然這是一場持久戰,那么就把結果的角逐放到最后的高考上,不要被平常的小考分散了精力,過度在意平常的考試成績,無論考好考壞都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反而得不償失。
1
以上種種情況,無論來自心理,來自學習成績的影響,還是來自外界的輿論等都是復讀生在復讀期間常見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內心還沒那么強大,因此,家長和老師也要做好復讀生的心理疏通,特別觀察平常考試前后學生情緒的浮動,并及時與學生交流,為迷茫的孩子打開一扇光明的窗,讓他們看到更多的陽光,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