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6 19:10:54作者:佚名
上一次在數據分析工具——SPSS操作詳解中我們主要針對問卷數據中的描述性統計做了介紹。描述性統計是一般性數據處理的第一步spss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而這次,我們需要在描述性統計的基礎上,接著介紹針對問卷數據的操作——信度分析。
問卷收集好難道不是直接針對問卷數據進行條形圖或者餅狀圖的繪制嗎?信度分析又是什么呢?
繪制條形統計圖或者餅狀圖,從嚴格的統計學意義上來講,是不屬于數據分析的,頂多屬于數據的可視化,清晰的看出數據的基礎變化規律。對于問卷數據,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數據的變化,而是數據之間深層次的關系,所以才需要進行數據分析。
對于問卷數據,在進行問卷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問卷的信效度。專業一點的講,就是分析問卷的內部一致性和測量的準確性。
信度在百度百科里的概念為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指標多以相關系數表示,大致可分為三類:
穩定系數(跨時間的一致性)
等值系數(跨形式的一致性)
內在一致性系數(跨項目的一致性)
其實也就是問卷好不好的意思。而一致性其實也就是在其他方面存在變化時,問卷的穩定性。
對問卷數據進行信效度分析,第一步是將問卷數據導入SPSS,這部分之前已經說過,就不在贅述,導入數據之后,就需要進行分析了,首先是問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
在將問卷數據導入SPSS之后,點擊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如下圖所示:
點擊可靠性分析之后,出現的框圖:
將我們所需要進行分析的變量選擇到項目框里spss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之后點擊統計量,選擇如果項已刪除則進行度量,如下圖所示,其余的可根據需要選擇。
之后點擊繼續,確定,出現的結果如下:
SPSS運行結果出現了三個表格,分別是案例處理匯總,可靠性統計量和項總計統計量,我們需要重點看的表格是可靠性統計量和項總結統計量。案例處理匯總表格主要介紹的是我們所選擇進分析的數據的個數,其實在本例中也就是問卷的個數,為278份。
而可靠性統計量中有兩個數據,.692和7,在SPSS軟件中,.***均是代表0.***,“'s Alpha”叫做克隆巴赫系數,也就是量表的信度,為0.692,一般我們在做信度分析時,是需要保持信度在0.7以上的,0.7以下說明問卷是需要進行修改的,而0.4以下則是需要重新設計量表,項數是進行分析時,問卷中問題的個數。
由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們的信度是比較低的,需要對問卷進行修改,可是如何修改呢,修改后要是信度還是不通過怎么辦?
關于問卷優化和修改,就需要去觀察第三個結果表格,“項總計統計量”了,項總計統計量表格共有五列,需要重點看的是最后一列,項已刪除的克隆巴赫系數值,項以刪除的克隆巴赫系數值的含義就是在刪除該題項后,問卷的克隆巴赫系數值能變成多少,通過觀察項總計統計量的最后一類可以看出,題項“14相比較可以追求來說,我更喜歡順其自然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726,說明刪除題項14之后,克隆巴赫系數為會變為0.726,大于0.7,所以需要刪除題項14。
修正后問卷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克隆巴赫系數已經變為0.726,問卷的信度檢驗通過,可以進行后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