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1 09:20:23作者:佚名
由于教育部對各省各高校都有限額,也就是招生計劃,一般來說,一個地區各高校的招生計劃變化不大,錄取分數線變化也不大,因此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在省內的排名,更加準確、科學地確定自己可以報考的學校。
但如果等到分數出來后才去了解“排名”這個概念,就有些晚了,建議家長們提前學會如何利用“排名”來報考,以免分數出來后手忙腳亂。
本文分為5個部分:1.什么是高考排名?2.排名與排行的區別;3.排名的概念;4.如何查詢高考排名?5.如何根據高考排名選擇大學?
01高考排名是怎樣的?
所謂排名,是指文科或理工科考生高考成績在本省本學科考生中所處的位置。高考排名主要分為省市排名、區縣排名、學校排名三類。在做參考時,主要以省市排名和區縣排名為準。說到這里,很多考生可能會說,不就是自己在各省的排名嗎?那排名是什么呢?其實,排名和名次是有很大區別的。
02等級與排名的區別
排名是指你在本省考生中的排名,比如理工大學的學生排名是1,但如果排名第二的有兩個人,他們的分數一樣,排名不一樣英語作文,但名次是一樣的。
排名是從管理的角度考慮的,是為了讓考生可以合理填寫申請高考排名位次,作為參考;排名是從排序的角度考慮的,是衡量一個人的表現程度。
03“等級”的概念
名次并非排位,而是指考生總成績與報考人數的綜合排序;
高考成績較高者,排序第一名;
分數相同的考生,排序相同,但位置不同;
該排行榜主要適用于各省參加高考的考生,按學科(如理工科、文史類)排序;
保送生、自主招生、文體招生不適合用排名方式參考;
排行榜主要包括省市排行榜、區縣排行榜、學校排行榜,引用時主要以省市排行榜、區縣排行榜為準;
文史類考生按文科排名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理科排名進行排序。
04如何根據高考排名選擇大學?
以考生排名4462為例,若某大學往年錄取排名區間為,則該考生排名處于該大學排名區間的上部,可將該大學作為備選學校。
如果某所大學往年錄取排名范圍是2000-8000,考生的排名處在該大學排名范圍的中間,則可以選擇該所大學,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選擇。
如果某所大學往年的錄取排名區間是1000-5000,而考生的排名在大學排名區間的下限,那么被這所大學錄取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可以先報考一所大學試試看,當然也可以報考錄取排名較低的大學,大概在4000左右。
簡單來說:如果考生的排名與該學校或前幾年錄取的考生排名大致相同,或在錄取考生排名的范圍內,那么就有較大的機會被這些學校錄取。
各省高校的錄取排名都是一個大概的范圍,在填寫申請表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所在省份或城市的高校排名范圍。
比如北京工商大學,往年北京工商大學在重慶文科第一批錄取的排名在600-1500左右。如果考生排名在800以內,報考沒有問題;如果在800-1200之間,報考相對穩妥;如果在120??0-1500之間,北京工商大學主要作為“一錘定音”的學校,同時考慮其他相對穩妥的學校。如果自己無法判斷報考可能性,也可以通過新浪高考志愿通的“按分數/排名選校”功能圈出合適的學校。
05如何查詢高考排名?
根據考生個人賬戶密碼和考生編號,進入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仔細看旁邊的排名,數字體現的是高考排名。
其次,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分數表》條文,考生可以到各省教育考試院查閱該分數表,確定自己的排名。高考分數表是確定高考生排名的重要文件。
暑期高考,文科成績比較順序為總分(含特色加分)、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科成績比較順序為總分(含特色加分)、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
如果總成績不同,則總成績高者優先排序;如果總成績相同高考排名位次,則比較下一科目,下一科目成績高者優先排序。以此類推。如果考生的科目完全相同,則比較編制時隨機生成的考生隨機碼,隨機碼較小的考生優先排序。也就是說,只有考生的科目成績相同時,才會使用隨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