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0 11:56:04作者:佚名
1. 二級分數線較低的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學校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由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地質系、南京大學地質系工科系合并組建而成,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工學院,2001年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合并劃轉為成都理工大學。
一級國家重點學科為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有地球物理學、資源勘查工程、勘探技術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土木工程、地質學、地球化學、核工程與核技術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以地質學、能源與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信息等學科為優勢和特色,是我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西南空軍氣象干部教導大隊,1956年改為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同年四川統計學校整體并入。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氣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商務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國家氣象局與四川省共建高校,也是我國主要培養氣象人才的兩所高校之一。
北京工業大學
是北京市管轄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培養流通領域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其前身是1963年北京經濟學院(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成立的物資管理系。1980年,為了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物資管理人才的需要,國家批準成立北京物資學院。學校先后隸屬于國家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10月,劃轉北京市管理。 設有經濟學、金融學(含證券與期貨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購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物流裝備工程方向)、商品學(商品質量檢驗與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含軟件應用與開發方向)、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含物聯網技術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注冊資產評估師方向)、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含勞動關系方向)、法學(流通法方向)、英語(國際商務、國際交流方向)27個本科專業與方向。
廣東醫學院
學校位于廣東省湛江市(校本部)和東莞市,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校,1992年更名為廣東醫學院。現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擁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護理、醫學影像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省屬重點大學,以醫學為特色,在臨床醫學、醫學診斷等領域特色明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皮膚性病學、神經內科為省級重點學科。
西安郵電大學
位于陜西西安,前身為1959年創建的西安郵電大學,2012年更名為西安郵電大學,是原郵電部西北地區唯一的郵電院校。國家特色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信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以信息科學與技術為特色,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物流管理為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無線網絡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陜西省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 二線錄取分數線較低的好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位于山西太原,始建于1951年。1958年,山西省財政干部學校與山西省銀行干部學校合并成立山西財經大學。1997年,山西財經大學與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并成立山西財經大學。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本科分數線最低的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要學科本科分數線最低的學校,金融工程、旅游管理、電子商務為省級特色專業。
四川外國語大學
位于重慶,始建于1950年,1953年更名為西南俄語專科學校,1959年更名為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更名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擁有英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四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全國俄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西部地區同類專業中居領先地位,也是西南地區唯一的一所外語類高校和外交部在西南地區招收畢業生的定點院校。
貴州醫科大學
學校前身為國立貴陽醫學院,始建于1938年,是當時教育部直屬的全國9所國立醫學院之一,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為貴州省屬重點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以醫學為專業的省屬重點高校。建有環境污染與疾病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方疾病與少數民族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民族醫藥中藥開發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藥物制劑重點實驗室、省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溫州醫科大學
前身是1912年創辦的浙江醫學院。1958年浙江醫學院由杭州遷至溫州,更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有臨床醫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藥學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省屬重點高校。學校眼視光學教學與研究享譽海外,被譽為眼視光學“中國溫州模式”,成為我國20余所高校眼視光學專業的典范,是目前我國國際眼視光學界學術地位最高、人數最多的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
其前身是1951年由西北大學俄語系、蘭州大學俄語系、中共西北局黨校俄語班合并成立的西北俄語學院,1958年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大學,2006年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擁有英語、俄語、法語、旅游管理、翻譯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為省屬重點高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
3. 二線錄取分數線較低的好大學
承德醫學院
前身為1945年創辦的冀東軍區衛生學校,后歷經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分校、熱河醫學院、承德醫學院等,1982年升格為承德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護理學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以醫學為特色,中醫學、臨床醫學為省級重點學科,護理學、臨床醫學為省級品牌特色專業。
南京工程學院
南京機械學院是2000年由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和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2001年原核工業部南京工業學校并入學校。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1915年創辦的同濟醫工學校(同濟大學的前身),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1946年創辦的江蘇省立蘇州高等工業職業學校。有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在機械、電氣、核工業等方面具有優良傳統。擁有先進數控技術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
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校成立于1995年,由原機械工業部所屬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電氣工程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學校現有四個校區,其中哈爾濱東、西、南三個校區,山東榮成一個校區。擁有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特色專業8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所以電力、機械、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等學科為特色和優勢的省屬重點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前身是1946年創辦的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干部培訓班,1978年更名為吉林財貿學院,1992年更名為長春稅務學院,2010年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務、工商管理、日語、會計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國家稅務局與吉林省共建高校,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財經院校,全國最早成立的財經院校之一,全國第一所稅務本科高校。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為省級特色專業。建有物流產業經濟學、智能物流省級重點實驗室。
山西醫科大學
前身是1919年創辦的山西醫學進修所,1953年獨立設置,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55年,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衛生系合并組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保留衛生系的6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1996年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現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設有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生理學。國家特色學科5個:臨床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省重點大學,以醫學為特色專業。口腔醫學、藥物制劑、公共事業管理為省特色學科。
廣東金融學院
學校位于廣東廣州,始建于1950年。2004年由廣州財政學院升格為廣東財政學院。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被譽為“華南金融人才搖籃”。保險、社保、市場營銷為省級特色專業。
東北電力大學
1949年創建。1958年更名為吉林電力學院。1978年更名為東北電力學院。2005年更名為東北電力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電力工科院校。有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為省屬重點高校,以電力為主,土木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建筑環境、設備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會計為省級特色專業。
吉林建筑大學
其前身為1956年創辦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60年更名為長春建筑工程學院,2013年更名為長春建筑工程大學,擁有給排水工程、建筑學兩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網校頭條,在北方寒區建筑節能、先進建筑結構材料與綠色建筑材料、先進工程裝備制造、熱能回收利用、流域水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與設計等領域特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