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8 21:46:31作者:佚名
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的古籍部設于成龍校區圖書館的六樓,該部門于2010年12月從獅子山校區圖書館遷至此處。其占地面積超過800平方米,內部包括閱覽室、編目室、修復室以及古籍書庫(涵蓋善本書庫和線裝書庫),并配備了防盜、防火、恒溫、恒濕等現代化設施。古籍部共有5名工作人員,其中高級職稱人員有2位,博士和碩士學位持有者則有3位。
古籍部所藏書籍以文學、歷史學、方志類文獻為核心,特色鮮明,總計藏書超過10.5萬冊。在這些書籍中,善本有1.5萬冊,而普通古籍則有9萬余冊。藏書內容主要涵蓋宋、元、明、清四個歷史時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編方輿勝覽》、《春秋屬辭》、《太和正音譜》、《新增說文韻府群玉》、《晦庵先生文集》、《明倫大典》等十余種善本古籍,它們是館藏中的珍貴寶物?!锻ㄨb紀事本末》、《晦庵先生文集》以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這三部著作貝語網校,均為宋代刻本,明代進行過修補;而《廣韻》則是孤本,僅在我國圖書館收藏;《太和正音譜》則是明代藍閣鈔本,全國僅存一部,我館所藏的是下冊,上冊則存放在國家圖書館。書中收錄的作品名稱,是研究我國古代戲曲史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此外,館中珍藏的18種清乾隆年間內府鈔印的《欽定四庫全書》乃清乾隆時期文瀾閣所鈔,同樣擁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些館藏的珍貴文獻系我館先輩們自建校伊始便四處搜尋所得,包括上海古籍書店、廣州古籍書店、北京的書店以及舊書市場等處。
自1983年起,本館便對館藏古籍進行了細致的全面清查,并著手制作卡片式目錄,同時對部分古籍進行了精心修復。到了1994年,館內共有120多種古籍被收錄進《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另有近400種古籍被納入《四川省高校圖書館古籍善本聯合目錄》。再至2009年,本館成功出版了《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特藏書目》這一專著。在2008至2016年間,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歷經五輪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共有51部古籍善本榮登名錄之列,具體分布如下:首批入選4部,次批15部,第三批11部,第四批2部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最后一批19部。這些古籍均榮獲國務院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證書。同時,另有56部古籍善本成功入選《第一批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
近年來,在學校領導的深切關注與大力支持下,學校對古籍保護事業的投資顯著增加,使得本館在古籍保護方面的條件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依照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規定,本館成功增設了新的古籍藏書庫、閱讀空間和修復場所,實現了辦公、閱讀、藏書區域的明確分離。書庫內配備了樟木書柜、恒溫恒濕設備以及先進的氣體滅火系統。我校藏書豐富,品質上乘,特色明顯,且保護措施完備,因此,2013年,國務院正式授予我?!叭珖偶攸c保護單位”的榮譽。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省內,我校與四川大學是唯一獲此榮譽的兩所高校。
關于閱覽的六點溫馨提示:
本校教職工及研究生(本科生如有必要,可持校園卡及所在學院提供的證明)需通過工作人員的驗證和登記,使用個人一卡通辦理借閱手續,方可進入室內閱讀。
校外人員若持有其工作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同時攜帶有效的工作證件或身份證件,在工作人員的核實和登記之后,便可以辦理完借閱手續,進而進入室內進行閱讀。
古籍一律采取封閉式閱讀方式,不得外借,即使是珍貴的善本也不允許復印,工作人員會親自將讀者所需的書籍遞交給他們進行閱讀。
在閱讀古籍的過程中,使用者應遵守以下規定:不得對古籍進行拍照或掃描,不得飲用除白開水以外的任何飲品,允許使用鉛筆或圓珠筆在筆記本(非古籍)上記錄內容或做筆記,禁止使用鋼筆、毛筆等可能損害古籍的書寫工具,嚴禁在古籍上涂鴉、批注或做標記,也不得對古籍進行折疊或卷曲處理。若違反上述規定,將依據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對于持有影印版或縮微版的珍貴書籍,通常情況下,我們僅提供這些復制品,而不會出示原書。
6.對將古籍攜帶出閱覽室的利用者,將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咨詢電話:(028)8448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