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0 16:26:25作者:佚名
今日,2025年杭州市區中考“中本一體化”首批新生錄取工作圓滿結束,各校錄取分數線相繼公布。在這其中,杭州市喬司職業高級中學的紡織技術與服務專業分數線尤為突出,針對杭州市區及余杭、臨平之外的三個區三個縣(市)的考生,錄取分數線高達606分。同時,中考成績高達630分的優秀考生也選擇了報考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
“中本一體化”亦被稱作“3+4”模式,意指學生在完成中職三年的學習后,需通過參加“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的全省統一考試,成績達標者可升入本科繼續深造。這種升學途徑對考生而言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因此近年來選擇此途徑的考生數量逐年攀升。
記者觀察到,與去年情形相似,眾多高分考生依然傾向于報考“中本一體化”項目,例如電子職校的頂尖分數達到630分,喬司職高的最高分為628分,中策職校的最高分數是626分,而富陽職高的最高分數則為618分。
今年,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中等職業學校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人工智能)這一新興專業,迎來了中考成績高達624分的學子報名。此類高分并非個例,中策職校中,600分以上的考生就達31人之多;而人民職校600分以上的考生也接近30人。
今年,針對杭州地區的“中本一體化”項目共錄取新生475名,這一數字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43人。在招生規模擴大的背景下,眾多學校的“中本一體化”錄取分數線顯著上升。例如,喬司職業高中紡織技術與服務專業針對杭州市區及余杭、臨平以外的三個區三個縣(市)的招生計劃分數線上漲了14分;中策職業學校的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專業分數線增加了11分;電子職業學校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分數線則提高了10分。
喬司職高校長助理祝海強指出,分數線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家長對“中本一體化”認識的加深,他們在前來咨詢之前,已經對我們學校及其合作高校的相關信息進行了充分了解。
喬司職高與浙江理工大學在紡織工程專業領域展開“中本一體化”合作,該專業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位列第三。隨著學校新校區的即將啟用杭州師范大學分數線,加之學校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顯著提高。
中考628分,為啥報“中本一體化”?
在眾多高分段錄取學生中,李昕彤以628分的優異成績,成功被喬司職高的紡織技術與服務專業錄取。談及這一決定,李昕彤的母親表示,這是全家共同商議后的結果,決定果斷而堅決。她回憶道,他們之前從新聞中了解到“中本一體化”這種獨特的學制。盡管女兒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在面對普通高中的知識體系,尤其是數學學科時,孩子似乎顯得有些缺乏信心。
五月份,在填報志愿的前夕,全家人特地前往西湖文化廣場參加了“杭州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專程去了解“中本一體化”的相關信息。在那里,我們詳細了解了眾多學校“中本一體化”專業的學習內容和就業前景。鑒于女兒對服裝設計領域充滿熱情,我們的關注點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喬司職高開設的這個專業上。
選擇“中本一體化”這一教育模式,與李昕彤家庭的教育觀念緊密相連。李昕彤的母親表示,她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潛力,“我期望她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將精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領域,而非單純為了高考而盲目做題,我希望能讓她保持一種更加平和、更加快樂的心態。”
李昕彤得知自己如愿以償地被錄取,臉上洋溢著喜悅:“中考成績公布后,我們便知曉自己有望被錄取。”她的媽媽接著微笑著說:“我們并不執著于普通高中,對別人的意見也并不十分看重,既然自己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應該堅持下去。”
今年浙江省首批中本一體學生本科畢業
“中本”七年 “破冰”幾何?
“七年了啊!”面對記者,沈柏民很感慨。
2018年,浙江省正式拉開了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以下簡稱“中本一體”)的序幕:學生在中考后進入中職學校,經過轉段考試可直接進入本科院校深造。同年,浙江在8所本科院校和15所中職學校開展了這一試點項目,面向全省招收了590名初中畢業生。
在首批試點學校名單中,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是其中之一,該校教師沈柏民負責,并且他還擔任了該校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起草者。
人民職校首屆中本班中職畢業照
今年,全省首批實施中本一體培養模式的學生完成了大學學業。他們交出了一份什么樣的成績單?這份成績單的價值如何?中本一體教育模式接下來又將遭遇哪些新的挑戰呢?
初識中本一體
老師遇“難題” 家長有“疑問”
七年前中本一體項目正式公布之際,沈柏民心中充滿激動之情,他感慨道:“學生們又多了一個通往本科教育的直接途徑,大家對職業教育的信心也因此大大增強。”
操作起來頗具挑戰性。沈柏民指出,省教育廳規定人才培養計劃需進行統一規劃,難點在于確保學生進入大學后不會感到脫節,中職的文化課程內容需與大學的知識量相契合。因此,中策職校最終決定在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等科目上,選用普通高中的教材。隨后,這一做法在杭州的中本班中逐漸普及,家長們更是將中本班譽為職業高中中的“普通高中班”,甚至有些中職學校還特地聘請了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畢業生擔任文化課教師。
易典參加學院器樂大賽
單純依賴文化課學習并非職業教育的正確途徑。沈柏民認為,中本班的學生應當具備堅實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成為能夠實際應用的人才,“不能僅僅局限于文化課的學習,否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又從何而來呢?”他感到十分振奮,因為辦學伙伴浙江科技大學也認同中本一體化的職業教育優勢。在過去的數年間,雙方共同致力于在文化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尋求平衡:他們采用了普通高中的教材,要求中本班所有學生參加晚自習,增加了文化課程的教學時數,確保專業課的深度對接,并定期向學生反饋學習進展情況。
面對新出現的事物,許多家長持謹慎態度。金衛東,杭州市人民職業學校黨委書記,浙江省首屆中本一體試點學校的代表,在回憶起首屆招生時說:“那時,對這一項目的了解家長寥寥無幾,報名當天,家長們都顯得頗為不安,他們帶著諸多疑問,將孩子送到了學校。”
陳鴻晟的母親在表達內心的不安時顯得尤為明顯。她提到,原本計劃將孩子送入寧波某高中的中德班,然而中考成績僅差幾分。身為寧波人杭州師范大學分數線,她內心深處渴望孩子能在本地完成高中學業,而選擇去外地學習七年則需要極大的勇氣。
有的家長態度堅定,例如金華市的陳美曉,她是就讀于人民職業學校的金洋洋的母親。金洋洋在初中階段的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100名之內,盡管如此,她立志要成為一名幼兒教師,陳美曉對此表示全力支持,因此,選擇人民職業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便成為了她們母女共同的首選。
孩子的成長并未讓兩位母親感到懊悔。幾個月前,陳鴻晟收到了一家知名企業的錄用通知,而金洋洋也成功考取了東陽幼兒園教師的編制。盡管中本一體招生規模持續擴大,但錄取分數線卻逐年攀升,中策職校、人民職校等中本一體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已接近甚至超過了杭州優質高中的分數線。今年,中策職校和人民職校的錄取分數線分別達到了598分和596分。
七年學業掃描
文化課要過適應期 競賽人人是把好手
初入中職中本班,老師并未對學生作出明確承諾,未言明“所有人必然能升入本科”。學校所思所慮,在于防止學生誤以為升本科易如反掌,進而導致他們在高中階段放松警惕。然而,除去個別特殊情況,中策職校與人民職校首屆中本班的學生們,均通過職業教育高考,成功進入了合作的本科院校。
陳鴻晟認為老師想得過于復雜,實際上同學們的精神狀態極佳,他們表示,“別的班級可能下午四點就結束了課程,而我們卻要一直學到五點,晚上的自習時間也延長到了晚上八點半。沒有人抱怨,而且大家還都成功考取了電工中級證書,沒有人愿意成為那個掉隊的人。”
2019年,陳鴻晟(一排左二)和同學合影
學生的勤奮,緩解了老師們心中的諸多擔憂。他們原本擔憂,中本班的學生基礎穩固,非常適合參與技能競賽,然而若將過多精力投入到競賽中,會不會導致文化課成績下滑,進而影響大學學習呢?然而,這些學生實際上很好地平衡了專業課程與文化課學習。
全班同學進入浙江科技大學之后,他們的專業特長便迅速顯現。小陳回憶起,當翻開電子技術課程的教材時,大家紛紛松了一口氣,紛紛表示:“我們在職高階段就已經接觸過這些內容了。”經過兩周的學習,教授這門課程的朱老師評價說:“我們的學習進度已經超過了那些高考考入的學生,他們學習一年所達到的水平。”
然而,眾人皆知,文化課程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同樣持有此觀點的,還有浙江科技大學的教師們。該校教務處教育管理與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的副教授林麗回憶道,起初,中本一體班的學生由于難以適應,文化課的掛科率顯著高于其他班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浙江科技大學特意為他們開設了專門的教學班,并對授課進度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學生們同樣你追我趕地忙碌著。到了大四結束之際,沈柏民曾向他們索要大學期間的紀念照片,然而許多人卻無法提供,“他們紛紛表示,大一的生活僅限于宿舍、教室和食堂,三點一線,實在是沒有閑暇去拍照。”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水土不服”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林麗列舉了以下幾組數據:浙江科技大學的這批中本一體學生,在本科階段的不及格率從大一時接近15%,降至大三時的5.41%,這一比例與普通招生學生的水平相當,而且高分段的學生比例也有所上升。
在技能方面,中本一體班的學生展現出顯著的優勢。林麗指出,浙江科技大學的首屆中本一體班學生中,絕大多數都參與了各類競賽,并且其中超過一半的同學榮獲了省級乃至國家級的A類或B類競賽獎項。
易典和同學籌備學校活動
在與部分高校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中本一體班的學生群體中亦呈現出一定的兩極分化趨勢。一位教師表示:“有的學生整日沉浸在實驗室中,然而,卻也有部分學生對學習態度顯得漠不關心。”經過老師們對這一現象的分析,他們普遍認為,學生們面臨的問題是目標不明確。張金江,浙科大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副教授,指出中本一體化教育模式并不適合所有學子。那些在大學期間表現出色的學生,通常在初中畢業后就已經明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否則在這七年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可能會感到十分被動。”
畢業之后去哪里
就業升學情況都不錯 “確定性”讓他們信心更足
記者經過整理發現,公眾對于中本一體的擔憂不僅在于文化課,還有一個疑問是:必須與該專業綁定長達七年,而七年之后,該專業對應的職業發展前景卻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
以學前教育試點專業為參照。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統計信息,到2024年,我國幼兒園的總數降至25.33萬家,比2023年減少了超過2萬家。由此,有人認為,伴隨著全國出生人口的下降,該專業所面臨的就業市場壓力也在逐漸增大。
眼前的幾組數據或許能給出答案。浙師大學前教育中本1班,除了來自人民職校的同學,還包括寧波外事學校的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本文發表之時,班級成員大多已確定去向。就業率在浙師大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的所有行政班中位居前列;而中策職校的33名畢業生中,有5人成功考取了國內高校的研究生網校頭條,4人選擇了出國深造,另外16人則已經找到了工作或實習的機會。智聯招聘發布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至202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整體達到55.5%,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為4.3%。杭州首次實施的中本一體化教育項目學生,其就業情況普遍優于這一平均水平,更有部分學生在第一年便實現了年薪十幾萬元的收入。
考上編制后,金洋洋在東陽市第二實驗幼兒園工作
尤其重要的是,學生們普遍認為所獲得的“確定性”遠超“不確定性”。例如,本科文憑為他們拓寬了人生道路,免去了考研前必須參加專升本考試的繁瑣,就業時也無需擔心文憑帶來的限制,更沒有遭遇隱形學歷歧視,對自身能力以及未來發展的認知和規劃也變得更加明確和自信。
這份自信,源自于深厚的學術功底與專業技能的持續提升。易典,這位人民職校中本班的學生曾表示,在最初報名時,也曾擔憂就業前景是否會越來越狹窄,“然而,我從未對此選擇產生過絲毫懷疑,正是這七年的積累讓我塑造了獨特的見解,洞察到了新的境界,開拓了新的路徑。”小易即將踏上香港大學的求學之路,攻讀STEM教育專業的碩士學位。在申請成功之后,我意識到,在這七年的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每一項知識都已成為我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金洋洋(左一)和易典(左二)
《報告》進一步揭示,在2024屆求職畢業生群體中,高達97.2%的個體在2023年1月,也就是大三上學期即將落幕之際,便開啟了求職之路。對于中本一體項目的學生而言,這一過程通常還要提前半年甚至整整一年。陳鴻晟表示,他的同學們在大二階段便已決定是考研還是就業,而他也是在那個時期明確了個人未來的職業方向,“中本一體學生所擁有的優勢在于技術,我希望能夠更早地展現并發揮我的技術專長。”他對職業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精心規劃了課程選擇和實習事宜。在尚未畢業之際,他已經成功獲得了理想企業的錄用通知,并且對未來有了周密的規劃。目前,他正積極準備參加高級電工的考試,并計劃在取得優異成績后,迅速考取技師資格證書,最終成為一名工程師。
接下來的招生錄取進程如下:
7月4日,中本一體化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生錄取。
7月5日,進行自主招生選拔,涵蓋特長生、中外合作班級、具有自主招生錄取資格的特色班級,以及中等職業學校的自主招生項目。
7月6日,集中統一第一段招生錄取。
7月8日,集中統一第二段招生錄取。
7月9日,集中統一第三段招生錄取(詳見相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