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1 16:16:02作者:佚名
長春師范大學作為培養吉林省基礎教育師資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關鍵陣地,將促進畢業生在吉林就業作為服務吉林全面振興戰略規劃的一部分。通過實施“提升質量、優化服務、拓展崗位”的綜合策略,該校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就業育人體系。在過去的三年間,近萬名長師學子在吉林這片熱土上扎根,他們在基礎教育及關鍵領域等崗位貢獻了青春力量,為吉林的發展增添了強大的人才活力。
提質量:以教育教學改革鍛造高質量人才內核
培育能夠促進新型生產力發展的創新人才,是助力吉林發展的關鍵舉措。長春師范大學已著手開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招生、培養、就業”三位一體的模式,致力于構建符合吉林地區需求的人才培養新范式。數學學院開設的“學行雙語實驗班”堪稱典范實踐,該班采用雙語融合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掌握數學專業核心知識的同時華東師范大學就業網,還能系統地學習IGCSE、A-level等國際課程,從而在邏輯思維和跨文化溝通能力上取得顯著的提升。該實驗班實行分組教學和個別指導的精小班教學模式,并與國內外近百所國際學校構建了“實習與就業”的協作關系網。2025屆畢業生張校正是借助學校舉辦的國際化教師雙向選擇會,順利地達成了就業協議。
化學學院的“化夢啟航”工作室專注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匯集了思政教師、專業導師以及心理咨詢師等共計30名專業人士,共同構成了強大的師資陣容。他們精心策劃并實施了“生涯嘉年華”和“求職能力實訓營”等超過十項的“菜單式”團體輔導活動華東師范大學就業網,惠及了上千名學生。該學院采納了將專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發展輔導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這一舉措顯著提高了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率,并使學院成為了學校在就業教育方面的榜樣。
優服務:以全周期指導構建留吉就業生態
長春師范大學在省內舉辦了超過90場專場招聘活動,提供了超過1.7萬個就業崗位。這些數據反映出學校在校園招聘這一主要渠道上的不懈努力。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學校陸續開展了包括“服務吉林高質量發展應用型人才招聘會(師范類專場)”和“長聚學子?春城暖才”留長就業專場在內的多項活動,使得畢業生得以在家門口便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的就業機會。外國語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崔嘉威在求職過程中,經歷了投遞簡歷近百份卻僅收到十余份回復的焦慮階段。在此期間,學院副院長根據他的就業意愿,為他推薦了由學校黨委書記親自帶領開發的就業崗位,幫助他成功跨越了求職的難關。
校院兩級共設立了13個“生涯咨詢與就業指導工作室”,構建起了一個服務網絡。借助“留吉就業宣傳月”、“青年企業行”等系列主題活動,系統性地向學生宣傳吉林的發展優勢。化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宋俊霖在介紹時說:“我們在新生入學、實習實訓、畢業季等關鍵時期融入就業指導,旨在幫助學生將個人的夢想與吉林的發展大局相結合。”
拓崗位:以 "一把手" 工程開拓就業市場新空間
長春師范大學領導積極承擔起省內就業市場的拓展重任,深入探訪了超過百家企業,成功增設了上千個就業崗位。該校將崗位拓展視為頭等大事,確立為“一把手”工程,并構建了校領導引領、院系共同參與的崗位拓展機制。自2025年4月起,校方領導親自率隊赴長春、延邊、白城等地,積極與當地政府、相關行業以及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戰略聯盟。在此過程中,他們針對吉林省在基礎教育、數字經濟等關鍵領域的發展需求,精心編制了具體的崗位需求目錄。
在積極開拓省外市場之際,學校對省內崗位的精細挖掘給予了高度重視。它通過構建“需求-供給-對接”的完整閉環體系,不僅向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輸送了高素質人才,而且還與吉林本地的教育集團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攜手共建了實習與就業基地。這種以吉林為基點、覆蓋全國的職位開發戰略,促使2025屆畢業生的省內職位供應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7%,同時,職位與專業的契合率也提高到了82%。
長春師范大學致力于打造課堂與職場、能力培養與崗位輸送的無縫對接貝語網校,通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優化就業服務、拓展崗位渠道”的良性互動,為畢業生在吉林就業搭建起了穩固的橋梁。正如崔嘉威在入職感言中所表達:“母校指引我在求職的迷霧中找到了方向,未來我將以教師崗位為戰場,為吉林的教育事業貢獻長春師范大學的力量。”這既是個人青春的抉擇,也是一所高等學府肩負起服務地方發展的重任。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彭紳
受訪單位供圖
初審環節由王韜負責,復審階段由齊智擔當,最終審閱由張彥梅完成,如有新聞咨詢或需求,請撥打吉網新聞熱線,電話號碼為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