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0 23:45:33作者:admin2
班主任和學生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有些班主任在“重復”中反思大班友誼電話號碼教案及反思、發現、改進,有些班主任在“重復”中應付、倦怠、沉淪,出現反差的原因往往在反思總結.反思可以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我們要有反思意識,要善于對班主任工作中的日常瑣事、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思考和分析.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當你養成反思的習慣時,你每天都會思如泉涌、欲罷不能.反思的火花往往瞬間即逝,我們要及時記錄反思,留住靈感和頓悟,最終提升自己.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反思的途徑很寬闊,我們的反思要由個體的孤獨“冥思苦想”發展為同伴之間的交流和分享,要充分利用網絡尋找反思同伴,激越思維,激蕩思想.反思,將有效促進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x0d一、班主任反思總結的重要性\x0d反思是教育的本質要求.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說過:“我們往往認為,教齡是成為教育工作行家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學校工作年限很長的人才能稱作教育工作的行家.這難道不是我們的錯誤認識嗎?有這樣的人,他在學校工作了三四十年,并為自己的教齡長而引為自豪.但他每一學年的工作都是上一學年工作的重復.他沒有熱情,沒有靈感地工作著,忠實仔細地完成每天的工作……在他的工作中沒有疑問,沒有矛盾,他對新經驗漠不關心,害怕改革,他自始至終這樣地在學校工作著,直到退休為止.他還為自己謀取了獎章和榮譽稱號.然而,這樣的‘行家’卻早已對學校、對兒童、對日益復雜化的教師工作感到厭倦了.”而另一種人,“從初為人師之日起,他就貪婪地汲取同事們的經驗,深入研究兒童和勤奮鉆研教育科學.每一堂課,每一次與自己學生的會面,他都要作為在教育事業上自我完善的過程加以精心設計……他工作細心周到,對學生富有同情心,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有形式主義的存在余地,他大膽勇敢和信心百倍地致力于教育探索.就這樣,他也在學校工作三四十年,積累了什么?教齡嗎?不!——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活動的經驗”.因此,阿莫納什維利認為:“重復同一內容的十年經驗與創造性探索的十年經驗,這是兩種不同質的教齡!”美國的波斯納提出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這樣一個公式.肖川先生在其《教育探索:從自我反思開始》一文中也說過一段精辟的話:“許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儀器與設備,它只需要一顆忠誠、明敏的心,只需要我們對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批判性的審視,只需要我們不斷咀嚼、反復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想法與做法,哪怕是一點點.”通過反思,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的新經驗和原有經驗結合在一起,可以把他人的經驗和自己的經驗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認知和專業能力.\x0d反思,可以改變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班主任和學生每天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