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3 18:52:43作者:admin2
粽香四溢的端午節
我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端午節?國旗下講話主持?博客,歷史上,我們中國人根據各種知識現象而自發形成過許多很有意義的節日,這些節日,不僅僅蘊涵著深刻的科學內涵,還為我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繁榮,作出過重大貢獻。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迄今為止,影響最廣是紀念屈原說。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救國無望,流放他鄉,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奮力營救,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真身,此后,人們借劃龍舟來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因此有了賽龍舟的風俗。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后來怕飯團被江中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還有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用藥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的真身。因此,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在門上插艾葉或菖蒲驅邪,兒童戴五彩線以及佩香囊,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等風俗。
我們最常見的風俗市端午節吃粽子了。粽子早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個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本周四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在濃濃的粽香里,去緬懷愛國詩人屈原,去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去發揚我國的民俗文化和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