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30 02:22:35作者:admin2
每個人都有在靈魂上痛感寂寞的時候,時常會滿腹辛酸,卻覺家人、朋友中盡無一人可與之傾吐積郁。大多數人喜歡看你春風得意時的笑臉,而不喜歡聽你秋扇見捐時的牢騷;當你一腔心事方待傾訴,卻見你生平好友婉謝約談,離席辭去。如果你夠豁達,你就能了悟,我們在這漫長而又孤零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勇敢地承擔起這與生俱來的寂寞,用自己的力量發出一點光和熱。翼望這點光和熱也可以成為這漆黑夜空中一二點星點,在漫漫無際的永恒中,發出光輝。
附贈個性簽名詩一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隱逸著斷腸的悲涼和寂寞,正合你意。
“提高學習效率 鑄就北大夢想”電視專題講座觀后感
今天早晨,我看了威海臺播放的“提高學習效率 鑄就北大夢想”電視專題講座,主要教給我們提高學習效率的幾個方法,分別有:數字編碼記憶法,定位記憶法,鞏固記憶法和習慣記憶法。并叫以為老師掩飾給我們看,用了數字編碼記憶法和定位記憶法,那位老師只在短短的一分鐘之內,就記下了普通人五分鐘都記不下來的東西。專家們還總結出一條學習公式:學習成績=學習效率×學習時間。這個公式說明,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是一個人智商的問題,而是跟這個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的時間有關系。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是智力的問題,只是一味地批評,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專家告訴家長們,應該找孩子考試失敗的根源,及時改正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鞏固記憶法,顧名思義,當然就是讓我們及時復習。人學習到的知識總是會遺忘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忘掉的知識會越來越多,記憶中的知識會越來越模糊,所以不復習是不行的。其實復習不必占用多少時間,復習一節課學習的知識,只需要利用下課三十秒的時間回憶一下。復習一天的知識,只需要三分鐘左右…還需要自己準備一個遺忘本,及時記錄下來自己遺忘的東西。
習慣記憶法,是最適合我們小學生使用的。幾位老師還自己制作了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既非中國地圖,也非世界地圖,而是數學知識地圖。這上面記錄著我們一學期要學的知識,根據習慣記憶法的特點,只要把它掛在孩子間里,那么他(她)每天都會看到這張“地圖”,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她)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記下上面所記錄的知識,這招很靈吧?
其實這些學習方法就算完全掌握了,如果自己沒有毅力與信心,還是沒有用,所以說學習關鍵還要靠自己。
有些同學雖然很聰明,但是不喜歡學習,上課不聽講,回家也不復習。這樣是永遠不可能學習好的。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一天讓孩子學這學那,孩子除了吃飯睡覺,一點休息時間也沒有,孩子根本消化不了這些知識,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快樂,而在失去快樂的同時,也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害怕學習,這樣到頭來,不但沒有幫他,反而還害了他。有一句話叫物極必反,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學習是一個終生的事業,需要自己去不斷得掌握好的學習方法,用自己的毅力拉長學習時間。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鑄就北大夢想!
參考資料:改改,三年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