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咯吱咯吱繪本故事教案、活動目標的描述,層次結構合理
根據" />
更新時間:2021-07-01 11:06:10作者:admin2
繪本《風那里去了》故事情節富有想象力,引人入勝,符合大班幼兒的好奇心,蘊涵著多領域的價值,體現了繪本的教育功能。
二咯吱咯吱繪本故事教案、活動目標的描述,層次結構合理
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結合繪本的本身的內容,從閱讀著手,以直接理解孩子與媽媽一問一答為落腳點,三個目標分別為1.直接理解問答的內容2.欣賞語言的詩意與畫面的美意,3.初步掌握自然界的循環變化。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實第一個目標跟第三個目標可以合起來寫成:在直接理解媽媽與孩子一問一答的內容基礎上,初步掌握大自然的循環變化。
三、簡潔明了的談話引題,過渡自然
從孩子生活經驗出發,提問:你們喜歡看書嗎?我也喜歡看書,老師這里有一本書,今天我們一來看。簡潔明了,自然過渡到教學活動中去。
緊接著出示課件,提問: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風到哪里去了》,然后告訴幼兒,這即是一個題目,還可以是一個什么問題,從而激發幼兒讀繪本的興趣,并能引起幼兒進行思考。
四、娓娓道來的語言,極富吸引力,
在講述故事時及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過程中,媽媽的問與孩子的答,全由執教者自己講述,語音清晰、親切,讓幼兒身臨其境,就像跟自己的媽媽在一起說話,整個活動孩子們很投入,學得極認真,為教學目標的的落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只注重解讀重點,不注意優美語言的應用,美中不足
本繪本教材共有16張圖片,圖片畫面豐富景色優美,一問一答的語言富有詩情畫意,執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解讀媽媽的答的內容,而沒有重視引導幼兒觀察后回答問題時優美語言的應用,我覺得很遺憾。如第14幅畫面春天的景色,老師問你看到哪些景色時,幼兒回答時用詞單調,老師因急于過渡到下個環節沒有很好地進行啟發引領,讓人感到繪本中的優美語言并沒有感染了孩子,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