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課的題目當然是你們將要講的時候才告訴你,當然也有提" />
更新時間:2021-07-09 08:59:27作者:admin2
我以前是中學老師,在山東的一個重點中學。每學期我們這里都搞這種公開課,所以了解一些,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用。
一、講課的題目當然是你們將要講的時候才告訴你,當然也有提前告訴你們的情況,但這樣的話就不太公平。
在沒有講課題目的情況下,怎么辦呢?你可以向在校的學生打聽一下他們歷史上到哪一課了,等你講的時候大約會上到哪里,這樣你就可以提前準備一下,3、4個年級,7、8節課都準備一下,在講的時候你會有很大的優勢的。
然后回家自己對著鏡子講講。講課的最關鍵因素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進來,而不是講的內容有多廣和難?。?!記住,多讓學生講,著就是最好的課。
二、提前告訴你講課的題目,那就是讓你做充分的準備了,這樣的話用多媒體是必須的,做一個精致的課件是十分重要的,自己不會做的話可以找人幫你做,把相關的多媒體歷史材料找好,設計一些有意思的測試題,這樣你的課堂就會生動活潑一些。
就這么多了,最后提醒一下,要是有條件就多試講一下,讓別人聽聽,提提意見會對你很有幫助的。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說課稿)
教材分析:《課程標準》要求“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本課內容主要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周王室勢力衰落,宗法分封制的原則遭到破壞,諸侯爭霸。中國歷史進入到了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建立了秦帝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秦王嬴政改稱皇帝、確立“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設三公九卿,推行郡縣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權體制,而這套體制經過后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成為我國兩千多年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對中國的歷史有深遠的影響。為鞏固統一所推行的經濟措施相對本課主題屬次要內容。貫穿于本課的線索是,以皇權為核心的政治體制和官僚系統的建立,是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的特點和基本保證。
教學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及其影響。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秦始皇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以來,以后歷朝歷代都是圍繞著這一制度來組織自己的政府,來管理國家的。盡管這其中有許多的變化,但是加強皇帝的權力,加強中央的權力,將權力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就成為歷朝歷代皇帝的思想核心了。
教學難點: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只有講清楚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才能使學生對后面的內容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學生只有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才能夠理解為什么秦始皇會采取三公九卿制度,為什么會廢分封設郡縣,學生才能夠更好更深地理解后面學習的加強中央集權的種種措施。
學情分析:始皇帝的由來初中歷史課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必設為重點。但秦的三公九卿制學生知之不多,通過設問和知識拓展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在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秦始皇的資料等,在課堂上讓他們來介紹,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也能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動手的能力。
教具準備:精心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包括從網絡上搜集與教材相關的圖片等。
課時安排:1課時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2)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措施的歷史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3)讓學生評價秦始皇,培養學生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歷史插圖學習法:利用人物畫像,文物圖片,歷史專題片,感知歷史表象,再造歷史形象,對歷史人物加深記憶和理解。
(2)閱讀法、討論法、繪制示意圖法
(3)評價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①將歷史人物和事件還原到當時特定的歷史時間、空間,抓住有關的內在聯系;
②注意分析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時代屬性、社會屬性和階級屬性;
③正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辨證唯物主義方法解決問題,聯系史實,客觀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及事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認識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權、嚴密、殘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對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形成的深遠影響,滲透文明進步原則與道義原則相悖的價值判斷標準。
教學過程:
1. 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講授相結合:定義性的概念、規則或學生集體探究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由教師講授。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自主或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延伸問題——課下探究、研討。
2.采用制作PowerPoint課件的方式輔助教學。
3.采用情景創設、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導入:通過幻燈片打出秦始皇的圖像和秦皇陵園圖導入本課教學
引導學生復習分封制、宗法制的有關內容導入第一框題的學習
一、從群雄爭霸到大一統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概括總結春秋戰國時期宗法分封制崩潰的表現。
1.周王室勢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壞
2.春秋大國爭霸
3.戰國各國變法
4.秦國完成統一
結合秦朝疆域圖,讓學生體會秦朝疆域的遼闊和由此產生的對統治秩序的新挑戰,并由此導入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1.皇帝制度
提問: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2)贏政自稱始皇帝反映了他的哪些政治意圖?
(特征:贏政自稱始皇帝,皇權至高無上,大權總攬一人之手;皇位世襲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情境營造:據《史記》載:始皇曾外出巡游,見到丞相車騎多,認為不是好事。宮中有人將此事告訴丞相,丞相隨即減少車騎。始皇大怒,遂將當時在場之人全部殺掉。
問題1:你認為誰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問題2:你認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國家的最高權力?九卿中有哪幾個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務的部門?
3.地方政權機構——郡縣制
討論: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會建議秦始皇采取哪種方式治理地方?為什么?
4.鞏固統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權制的影響
板書設計:
一、從群雄割據到大統一
1.周王室勢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壞
2.春秋大國爭霸
3.戰國各國變法
4.秦國完成統一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政權機構——郡縣制
4.鞏固統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權制的影響
教學總結
本節課的重點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維護,也就是秦朝中央集權加強的措施,學習時應該注意歸納和總結,形成系統的知識。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為以后各朝代的中央集權提供了范本。在以后的學習中,應注意前后知識點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