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一直存在著嚴重的“怪相”。想要讓娃能夠出人" />
更新時間:2021-08-20 12:25:15作者:admin2
備受矚目的“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執行教培雙減新政落地成都,教育培訓行業開始了“有法可依、從嚴治理”的正式監管。
我國的教育一直存在著嚴重的“怪相”。想要讓娃能夠出人頭地,就是娃從小到大這一路必須要擁有最好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必須讀名校,必須進輔導班。就得從小到大一路占據最好的教育資源:一種是名校,另一種是輔導班。這樣娃才能成為別人口中的“牛娃”,考上知名大學。
在這樣的主導思想下,教育內卷很嚴重。眾多教育培訓機構都只專注學科培訓,而盈利空間也是水漲船高。眾多家長無不是一邊紛紛感慨培不起的同時,一邊跑著往培訓機構里送學費。娃們在每天忙完學校課程作業的同時還需繼續課外輔導班的作業,讓娃們也為此充滿了各種抱怨,但卻不得不咬牙堅持。
雙減政策文件出臺后,許多已經上市的教培公司一時之間股票大跌可謂是“重創”。大家也紛紛開始沉淀下來考慮公司的未來走向,并已經開始積極的投入轉變行業中。
1、非學科類教育
許多以學科類為主的教育機構已經開始向體育、藝術類、綜合實踐行業轉型。許多曾經知名的大鱷們都已經出手布局搶占市場,未來這一塊的行業競爭會異常激烈。轉型后新的發展主要方向仍然在探索中。
2、職業類教育
以此為方向投入,為未來的就業困境緩解壓力。也更好地解決了就業矛盾,推動人才在技術多樣化上的變革。
3、素質教育
有名的教培機構大多以夏令營、留學等為主要調整方向,等待著國家政策的轉變契機以圖東山再起。
4、成人教育
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建設,對成年人的要求也相應提高。許多成年人為了不成為被淘汰的對象,都開始慢慢地利用自己業余時間學習提升。爭取多一些技能不被社會所淘汰。
其實國家出臺“雙減政策”,是為了讓更多的家庭能夠在教育上減輕負擔。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政策前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通過上培訓班來縮短與同學間的差距。如今取消了培訓班,那么勢必拼的是父母和家底,經濟條件寬裕的直接就是一對一輔導,高學歷的父母自己辛苦點輔導。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會不會越來越普通,這樣的擔憂讓無數家長焦慮無比。
大家都希望教育能夠返璞歸真,回歸最初。但是校外培訓這一單獨的教育領域并非一日之內建成,所以要完全真正的按照政策來實施完成剝離學科類培訓,也尚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摸索過渡。
想要長遠地解決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只有通過教育資源配置要均衡,提高質量為主導方向。要慢慢地改變“以分取人”的觀念,畢竟學生之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誰都想登上金字塔尖。深化改革考試制度也許才能從最低處緩解學生和家長的焦慮。
就應該轉型。可以通過線上教學來賺錢,也可以做一些好的輔導,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