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檢與午檢。指導學校在校醫或保健老師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每天早晨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檢查,流行期間還應加強午檢等巡檢" />
更新時間:2021-08-28 11:16:02作者:admin2
1.晨檢、午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
(1)晨檢與午檢。指導學校在校醫或保健老師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每天早晨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檢查,流行期間還應加強午檢等巡檢工作。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咳嗽、盜汗、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立即送學校醫務室暫時隔離,做好登記后囑學生家長帶學生去醫院待查,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一步跟蹤排查,確保做到學生患者的早發現、早報告。
(2)因病缺課(勤)登記。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學生、教師因病缺課(勤)登記,各班每天及時向學校報告學生、教師因病缺課(勤)情況,學校要指定熟悉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的校醫或專(兼)職衛生保健老師為學校傳染病疫情和因病缺課(勤)信息收集、匯總與報告工作的責任人。學校1天內同一班級出現相似癥狀3人或以上,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名學生(5例以上)患病時,學校因病缺課(勤)監測責任人應在當天將學校學生、老師
的因病缺課(勤)情況匯總上報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級疾控中心應根據調查情況立即提出處理意見,采取措施預防和控制疾病擴散發展。
2.落實預防性消毒和消毒效果監測
指導學校科學開展教室、寢室開窗通風工作,其中教室要落實專人,保證課間通風每天4次以上,每次不少于10分鐘,寄宿制學校的寢室白天應該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同時指導學校提供方便的洗手設施,讓學生學會“六步洗手法”,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而且能夠有相應的洗手條件,從而促使學生經常洗手,搞好個人衛生。
3.配合開展防制知識的培訓
各級應主動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學校校醫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傳染病防制知識的培訓,提高其識別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一旦發現疑似患者應及時報告,并采取必要的臨時隔離措施。指導學校做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關春季傳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內容,學校預防春季傳染病健康教育覆蓋率應達100%。同時建議學校在疾病流行期間取消大型集體活動,活動可通過視頻、廣播等方式分班進行,并做好學生思想穩定工作,消除學生恐慌心理。
4.落實學校健康體檢,規范結核病患者、疑似患者的登記報告和治療管理工作
(1)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的檢查項目作為學校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每年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一旦發現疑似結核病病例,學校應當及時告知學生或家長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
(2)按照衛生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試行)》(衛辦疾控發〔2010〕133號)要求,做好病例的治療管理。
5.要加強對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工廠、企業等其他易發生暴發疫情的集體單位的防控工作指導,提高相應人群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