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24 03:33:35作者:admin2
小升初考試數學課外拓展內容是有的。簡單說吧,滿足政策要求,就近入學是保證有學校上。選拔考試呢,是爭上好學校。每個地方形式是不同的。目的就是擇優。我是王老師,致力于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再說奧數,概念太根深蒂固了,但凡看到小學難點的數學題就是被冠以奧數。小學階段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沒啥關系,實際上是基于本地杯賽而生的課外數學課程體系。
小升初考試我在頭條中分享了一些真題,大部分小升初選拔難度是介于杯賽和學校課內考試之間。每個學校特色不同,形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外語特色的會出英語數學題。不一定很難,考察綜合能力。分享一些典型題型吧!供你參考。小升初不考,可能的分班考也會涉及。規則就是這樣的,修煉自己才重要。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及悟空問答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干貨知識
小學三年級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開始學習奧數,斷斷續續學到了初二,曾經獲得過華羅庚杯金獎和希望杯銀獎。高中時轉向到物理競賽,最后進入了北大物理系學習。現在我是一名中學物理老師。
每當回憶往事,我都會感謝我小學時代的奧數老師。我也建議各位家長,給孩子一段時間的奧數嘗試。我將從奧數對學生未來學習的幫助、奧數對升學的作用說一下我的想法,再解釋一下有人批判的奧數弊端。
首先必須強調:本人不贊成所有學生無差別的參加奧數學習,因為我們必須承認個體差異的存在。
奧數對學習的作用首先必須指出:小學奧數不同于高中數學聯賽的數學,也不同于小學普通數學課的內容。它是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通過更加奇妙的思維、難度較大的題目和巧妙的數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挫折,但是也能享受到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感。
我至今依然記得,在一個冬天的傍晚,我在學校參加奧數課程,老師講的一個問題。兩個人從甲乙兩地相向出發,到達對方出發點后返回,第二次相遇時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當時這個問題老師講完之后我沒有明白,課間去學校旁邊買餡餅墊肚子,嘴里一直念念叨叨,直到我買了餡餅邊吃邊往回走,猛然間就明白了。我覺得那個餡餅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好吃的餡餅。
奧數就是這樣一個遇到困難-反復思考-解決困難的過程,一些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感,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灌輸知識為吸收知識。
小學時我參加奧數課從來不是家長逼迫的,我把學習當成了一種樂趣。這種樂趣在我后來的學習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我習慣于解決問題,這讓我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和強大的自學能力。正是這種能力讓我在未來的學習中順風順水。
奧數對升學的作用國家雖然三令五申不許把奧數成績作為小升初升學標準,但是大學錄取時依然有保送和自主招生。對于頂尖高校,拼裸分實在太難了。例如高考滿分750,在北京要進北大清華需要690多分,有多少人能保證自己在高考中手不抖一下呢?
相反,如果在高中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能拿到學科競賽國家一等獎,就能免試保送到北大清華;如果拿到省級一等獎,就有希望被北大清華降分錄取;如果拿到省級二等獎,也有希望拿到浙大南京等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資格,如果考試通過了也會有幾十分的加分。這么大的誘惑力,造成頂尖學生已經把競賽和自招作為自己的必修課了。
我常年帶競賽,據我所知,現在的競賽學生,小學都是學過奧數的。從高中開始突然爆發取得極好成績的競賽生,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對奧數的質疑有人說奧數害人不淺,因為它嚴重挫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人說奧數教育成了輔導班斂財工具。
北極熊和企鵝就適合生活在寒冷的極地,斑馬長頸鹿就適合生活在熱帶草原。每個學生都有他的興趣和特長,有些孩子的興趣就在解決困難和獲得快感上,這就是適合學習奧數的學生,不能把奧數一棒子打死。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的確不太適合學習奧數,在這方面我所看到更多的問題在于家長的期待太高,孩子通過奧數學習有進步他視而不見,卻總是把孩子與頂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拿出來說事,過度的批評責備,才是孩子喪失自信的原因。
至于奧數斂財,的確,奧數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比如著名的某個中小學輔導機構,最初就是靠奧數起家的。但是商人總要掙錢,只要是合法收入,大家都沒理由眼紅。
我覺得輔導班的問題在于: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奧數的競爭,使奧數難度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高,如果二十年前我學的奧數是1.0,現在的奧數就是7plus,好多小學奧數題我都不會做。如果教育部門可以規范奧數范圍,限制奧數難度,才是減輕學生負擔的好辦法,因為奧數是打不死的,正確的引導才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