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6 17:20:40作者:網絡
學校必須強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百,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澄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模糊認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指導家庭教育,還可以不斷提高家長的素質,抓一代,促兩代,促進和諧家庭和和諧社會的建設。2.開展調查研究,分類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為了針對性的指導家庭教育,先要摸清家庭教育的狀況。調查發現,目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四多四少”的問題: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多,而關注其心理健康的少;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多,而重視孩子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少;關心孩子學習結果的多,而關心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少;對孩子說教指責的多,而家長自身示范的行為少。針對這一情況,應該度按照學生家庭的狀況,分類展開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其一,針對農村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吃穿而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問題,應該利用家長學校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大多是隔代監管或寄居親戚處,學生在家不服管教,家長顯得束手無策,在校不努力學習,惹是生非,頂撞老師,家長輕信一面之詞來校鬧事,既損壞了學校的聲譽,又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這是中國面臨的教育現狀,也是農村小學直接觸及到的最尷尬、最棘手的問題。面對一些學校無可奈何的問題學生,往往通過傳統的說教方式,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了。學校以及教師力圖通過家、校雙方共同改變孩子,但家長幾乎是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殘,素質較低,甚至力不從心,借故農活忙、家務重,根本不到校,學校其奈何哉?沉重地教育問題再次不經篩濾地又甩給了學校。面對這一嚴峻的現象,學校只有通過召開全體家長會的形式,直面剖析家庭教育的嚴重滯后給學校、給學生、給社會帶來的慘重代價,以此喚醒家長的責任.
家長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系的紐帶,相互溝通的橋梁,而農村小學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識與教育理論的學習,能承擔家庭教師這一責任的家長實在太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難管教,但不愿去與學校聯系,導致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家庭與學校不和諧的現象日益凸現出來,阻礙了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因而農村小學開好家長會有利于化解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矛盾,教給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承擔培養一代新人的責任,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必要的。
盤點這一學年度我校小學部組織的幾次有針對性、分段式的家長會,感悟頗多。
( 一) 開好家長會的前提目標明確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有計劃、有重點地分年級召開家長會,集中解決每個年級急需解決的問題。組織學校有關家庭教育的材料,明確學習任務與奮斗目標,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
農村小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一年級新生進入小學,開始了與家庭完全不同的學校生活。每天有學習任務必須完成,紀律必須遵守,這些要求都是上學前孩子生活中沒有的。要使孩子很適應學習生活,沒有家長對學校工作的配合是不行的。孩子在校學習,社會環境影響著孩子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感、知識、能力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仍需要家長同學保持密切聯系,不斷排除社會上各種消極因素對學生成長的不良影響,和學校共同引導和教育孩子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為做好配合工作,首先,家長要了解學校對孩子的教學要求。其次,正確處理在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簽訂《學校、家庭雙向培養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責任。家長定期來校了解孩子的表現,以便扶持和引導孩子上好第一課。
三、四年級屬于轉折時期,如果年級段銜接不牢固,就會出現思想和知識的塌方現象。學生的認識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視野較一年級有了較大的擴展,獨立性開始形成,對師長的依賴性逐漸減弱,但對具體問題缺乏辨別能力。在這兩個年級召開家長會,提出具體要求,讓家長配合,順利完成過渡階段的學習任務,為進入高年級學習鋪平道路。
六年級是小學教育的最后階段,要系統復習、綜合掌握所學的全部知識,這個時期的教育教學任務較大,責任較重。學生的身心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知識有了新的拓展,初步具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也容易出現厭學、逃學、輟學的現象,家長對如何配合學校教育的方法急需學校指導,明確畢業前夕的教育教學任務、目標和方法,為初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開好家長會的核心準備要充分
開會之前,學校領導、班主任、認課老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不同年級突出各自的側重點,集中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
學校領導要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學校的任務與奮斗目標,學校的收費與使用,學校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
班主任要介紹班級基本情況。評價每個學生,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 家長會成功的標志家長要到齊
農村家長會的組織召集是個大問題,由于農活和家務的拖累,甚至一部分家長是文盲,無法承擔指導學生的任務,更談不上科學的教育方法。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家長會要提前一周通知。學校和班主任要誠懇,一律要求學生監護人參加會議,個別家長不能到會的要采取補開的辦法,也可家訪,與家長溝通,講清家長會的重要性,爭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家長來齊了才能達到交流信息的目的,否則是一句空話。
(四) 內容要有創新,讓學生體驗成功,家長看到希望
家長會只有創新,才能吸引家長。小學低年級家長會可采用了解式,由班主任主持;高年紀家長會可采用匯報式,可由兩為班干部主持,介紹班級基本情況,也可由幾位學生用演講的形式,通過幾件事來介紹,每項議程之后演出學生自編自導的節目,以增加會議的氣氛。如繪畫、手工制作、獨唱、舞蹈、英語小合唱、詩歌朗誦等。使家長會開得生動、活潑、有趣,使家長看到教育的成功,受到鼓舞,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 組織要民主,互通信息才能達到共同培育的目標
多數農村家長在大庭廣眾之下不善發言,尤其婦女,一般在眾人面前不敢發言,平時缺乏這樣的機會和場合。因此家長會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定幾位重點發言人,并提供發言的側重點;其次是一般發言,談談對學校、老師、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意見或建議;對婦女家長可采用問答式,面對面地讓家長提問,教師一一解答,并根據家長提出的問題,教師給相應的指導方法。讓每位家長帶著問題來,帶著有效的教育方法回,以達到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的目標。
總之,農村小學開好家長會,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的一個不可缺少,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環節,是彌合家庭、學校斷層與分歧的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