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2 20:57:26作者:admin2
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探討
一、深刻認識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新事物和新教育理念,它目的是要教育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鍛煉創業能力,學習掌握必要的創業知識和技能,訓練其市場開發和經營能力,錘煉培養其創業心理品質。調查顯示,10.8%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教育是為自己以后創辦企業培養技能,而79.6%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在高校中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不僅是為少數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更是為廣大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一種素質。可見,創業教育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創新和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所以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素質教育。
2.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從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60萬人,若按以往約36%的就業比例,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二三百萬大學生,今年需就業的大學生數量很大。又由于科學技術的飛躍、經濟結構的升級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正日趨減弱,面對這種形勢,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困局的新的路徑選擇。因此,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讓更多的大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用到自主創業上,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還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新產業和新崗位,成為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的新途徑。
3.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受全球的創業熱潮的影響,國家積極號召“以創業帶動就業”,政府開設綠色通道,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意愿較高,而實際付諸實踐的人并不多,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62.3%的杭州高校在校大學生有創業意愿,但能夠真正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很少。在僅有的創業實踐學生中大多又以失敗而告終。據教育部在2004年的一項報告表明,全國97家比較早的學生企業,只有17%能實現贏利,而能在五年內還能繼續活下去的學生創業企業僅三成左右。大學應屆畢業生創業成功率低的關鍵是在學校里面所學的知識主要是就業技能,而不是創業能力。大多數學生基本上不清楚創業成功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因此,加強高創業教育,加強與創業相關的能力培養,十分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二、高校積極探索創業教育實踐
2008年,杭州市就被列為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經建立了9家大學生創業園和1 784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帶動就業7 200余人。相關調查顯示,中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不到1%,其中創業成功率不到10%,大大低于歐美等國。但杭州的創業率達到5%,成功率超過60%!杭州之所以有如此成績,這與杭州高校較早開展創業教育有關,杭州的高校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90年代。近十幾年來,在杭高校堅持以教育創新為動力,改革教育體制,調整教育結構,優化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
1.開設創業輔導課程。加強大學生在校創業輔導,為畢業后走創業之路奠定理論基礎。近幾年,在杭高校逐漸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紛紛開設選修課或必修課,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如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城市學院等院校相繼開設了創業課程,開展創業教育培訓。為指導大學生創業,杭州還成立了一支500多人組成的大學生創業導師隊伍,他們主要由有關部門或行業領導、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法律專家、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所組成的,同時聘請李開復、馬云、丁磊等一批知名人士為杭州大學生創業特別顧問,以增加創業教育的針對性。
2.搭建創業試驗平臺。為讓更多的在校大學生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和發展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杭州已建成了9家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實現了八個主城區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覆蓋。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城市學院等一些高校結合本校實際,紛紛搭建創業試驗平臺,通過建立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在校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熟悉創業環境提供練習場所。其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創業基地中建立了創業管理服務中心,這個中心模擬政府管理服務機構進行運作,中心內設置了工商、稅務、投資管理、質量監督、財務審查等一些政府職能部門,這就使大學生在學校中了解熟悉社會創業與管理全過程。通過創業基地的創業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在大學生創業園中,兩年內孵化出8家成熟的創業實體和正式成立的公司。杭州師范大學日前拿出590萬元對支持在校學生創業。浙江工商大學日前成立的創新創業實驗園,在這個準創業基地里,學生不僅可以得到免費場地、創業基金、創業指導方面幫助。更誘人的是,學校還設立了100萬元實驗園專項基金,獎勵成果突出的在園項目。
Abstract: Rohlin's Lemma which was originally (cf [18]) proved for bi-measurable aperiodic automorphisms T of a Polish space X is a basic tool in ergodic theory. It states that for an automorphism of the above type which is invariant with respect to a Borel probability measure /& any r~ c N+ and any e > O, one can find a measurable set R ( a so called (r;,e) Rohlin set) such that, for ] 0, 1, ..., r; 1, the sets T JR are pairwise disjoint and exhaust X with exception of A TER。 。TERremainder set whose mass is smaller than e. In particular, Rohlin's Lemma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canonical construction of generators. Since the classical proof (cf [11]) quoted in the standard textbooks on ergodic theory (e. g., [7], [9], [17]) uses a Kakutani tower type construction and thus needs forward measurability, we feel obliged to provide an elementary proof which doesn't rely on this assumption. Moreover, the setting is generalised from Polish space to separable space. Here we improve ...............
?
3.開展創業主題活動。為培養在杭高等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激發他們創新創業的熱情,杭州從2008年開始全面啟動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圍繞“造一流環境,引一流人才,建一流城市,創一流事業”的城市發展理念和“人才+資本”的創新創業理念,探索“以實訓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的大學生創業新路子。2009年,杭州還組織首屆“賽伯樂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鼓勵優秀大學生團隊和項目創業,打響大學生創業的杭州品牌。在杭高校也充分借用教育、科協、人力社保、學聯等部門共同搭建的“挑戰杯”等創新創業平臺,組織在校學生參與創業主題活動,開展創業鍛煉。有的在杭高校積極創造條件,在校內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活動。如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拍賣協會”,組織在校學生以畢業生留校用品為標的,開展拍賣活動。該校還定期不定期邀請創業成功的學哥、學姐,回校介紹創業經歷,傳授創業經驗。
4.出臺鼓勵創業政策。杭州市先后出臺《關于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在杭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關于免除大學生在杭創辦企業相關費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舉措,鼓勵在杭大學生創業。特別是在資金支持方面,杭州專門為在杭大學生創業提供商業貸款貼息和項目無償資助。其中項目無償資助分六個等級,資助金額從2萬元~20萬元不等。而據有關方面統計,截至目前杭州市本級直接用于大學生創業和實訓的資助資金已達4 000多萬元。在杭高校也分別制定措施推進大學生創業。如浙江工業大學從2007年開始就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啟動資金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