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寫給“雙減”的信
更新時間:2021-10-10 10:19:52作者:教育文稿網
一位媽媽寫給“雙減”的信
武漢大學,94年出生的博士生江奎入選了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年僅27歲,喜提百萬年薪。一位媽媽看到消息后,寫給兒子一封信,其中的內容讓我也是感慨萬千!
“雙減”政策全面落地,作業少了,媽媽發現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也降低了。他將這則信息發給孩子看,本想激勵孩子學習,孩子卻說:“媽媽,人家聰明,我比不上。”母親啞然,
接下來說了一番肺腑之言:
關于作業:學習是一時的,成長是一世的
前幾天,媽媽去學校接你的時候,聽見你和同學興高采烈地討論著“雙減”。我能看得出來,沒有作業后你有多輕松,考試少了后你有多高興。作為你的母親,我希望你快樂,但其
實,我心里隱約也有一些擔憂。孩子,雙減之后,考試少了,考驗卻多了。怎么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怎么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怎么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這些都是擺在面前的現
實問題。
媽媽也不想逼著你做作業,但是等學習上的問題都暴露出來的時候,你就被動了。媽媽給你講個故事。
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少年從小就夢想著能成為一名劍術高手。但他家里沒什么錢,無力支付他的學費。他只能趴在擊劍場外旁聽,然后回家后,默默練習。
有一天,老師經過他家門口,看到他正拿著一把自制的木頭劍練習當天的擊劍內容,就笑著問他:
“我今天好像沒有布置任務,你也不用參加后面的比賽,為什么還要回來苦練呢?”
他堅定地答道:
“沒有任務,并不代表著就可以放松練習;沒有比賽,也不等同于就能夠不思進取。就算不能參加劍術場上的考試,我也不能懈怠夢想路上的考驗。”
同樣的,孩子,你得明白:老師不布置作業,不代表你學過的東西就不需要鞏固了;學校不設置考試,不等同于你跟優秀之間就沒有差距了。
學習是一時的,成長卻是一世的。
媽媽希望你也可以像故事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不放松、不懈怠,不斷精進自己,迎接夢想路上的種種考驗。
關于努力: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孩子,寫到這兒,媽媽可以回答你剛才的問題了——“媽媽,人家聰明,我比不上。”每次我拿別人的故事來激勵你的時候,你十次有八次都會這么說。可是孩子,我要告訴你的
是:聰明,是最假的東西。這世上的成功,當然有聰明的因素,但是更多的,一定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年復一年的自律。就像這位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博士生江奎。從踏入校門
的那一刻,他就為自己制定好了完備的計劃。論文投稿,求職調研,鍛煉身體。他的日計劃中不僅包括具體的學習計劃、生活計劃、求職計劃,還對當日的完成情況和待做事項做了
總結。周計劃更是詳盡到修改哪篇論文、提前幾分鐘去考場這樣的細節。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年復一年的刻苦,才讓他有了今天的成績。
孩子,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人能輕輕松松勝利。很多時候,你只看到了別人1%的天分,卻忽略了他們背后99%的汗水。
所有橫空出世,都是蓄謀已久。
你要記住,無論“雙減”與否,在人生的舞臺上,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關于人生: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的最佳捷徑
開學第一天回來后,你高興的跟我說:“媽媽,我們以后考試不排名了!”我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該怎么告訴你這個殘酷的事實。孩子,“雙減”后的考場沒有排名,但生活的答卷卻有分數。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萬丈光,有人一身銹。勞動不分貴賤,但生活是分苦樂的。
還記得今年那個高考623分的26歲外賣小哥王威嗎?他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農業大學,但卻在進入大學后,迷上了游戲。等到臨近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學分根本沒有達到畢業的要求。最后,只能被迫退學。退學后,他做過客服、干過輔導、賣過苦力,最后成為一名和時間競走的外賣員。生活的諸多不易讓他明白,讀書才是逆襲人生的入場券。于是,他選擇復讀。孩子,你看到了嗎?
哪怕是同一個人,讀書與不讀書,過的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媽媽今年快40歲了,一路走來,見過太多由于讀書少、學歷低而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的人。每次媽媽跟你講,你總是用“時代不同了,現在有些網紅都能月入百萬”來反駁我。孩子,你只看到了那個月入百萬網紅的風光,卻忽略了,還有成千上萬個網紅還在溫飽邊緣苦苦掙扎的事實。你只盯著那個行業的前幾名,卻忘記第一千名乃至最后一名,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真實人生。100個不讀書的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人能出人頭地;而100個讀書的人,往往有八九十個都能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人生道路千萬條,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是你要明白,讀書依然是最寬廣也最好走的那一條。孩子,作為“雙減”一代,你的家庭作業少了,生活的功課卻不能少;你的單元考試沒了,人生的考驗卻還在繼續。
別在最好的年紀想過安逸的人生,也別在最該讀書的歲月選擇享樂。
你今天多看一本書,也許將來就少吃一點苦。你今天少學一點知識,沒準將來就得多流許多汗水。
泰戈爾說過: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會變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只有自己優秀起來,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只有自己一路向前奔跑,才能看到人生路上的絕美風景。媽媽希望你看完這封信之后,能夠堅定自己的方向,并踐行改變自己。
加油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