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一:重視課堂效率,學霸也不" />
更新時間:2022-04-22 09:56:40作者:admin2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學習的?學霸們的高分秘訣又是什么呢?暑假期間,媒體邀請了來自全省知名高中的9位高考高分考生曬出備考筆記、傳授復習經驗。
特質一:重視課堂效率,學霸也不“搶跑”?
高考備考有什么策略值得分享?這些學霸們不約而同地提到,第一步就是要跟著老師的復習節奏,上課認真聽講?!罢n上該怎么聽就怎么聽,課后再給自己加碼?!苯衲暌?15分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的黃千瑀同學告訴記者,老師在講課時,會不時對知識點進行一些內容的補充,而這部分往往是書本上沒有的,只有集中注意力聽講,才不會錯過重點。因此,即便是課上的例題都掌握了,她也不會急于在課堂上放棄聽講而轉做課外題。?
來自南京金陵中學的張婉鈺今年考入武漢大學,在她看來,無論什么學科,上課專注尤其重要。張婉鈺說,如果課上不小心漏掉了老師所講的一兩個細節,她會在課后拷貝教學ppt查漏補缺,也會向同學請教相關問題。?
特質二:大量閱讀,提升語文素養?
“得語文者得天下”,揚子讀寫網“學霸筆記”欄目采訪了近十位高分考生發現,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視語文的積累。如何提高語文成績,怎樣寫出高分作文?學霸們坦言,多看書是必須的。?
南師附中的尹子禾今年高考語文135分,位列南京市理科考生語文單科成績之首。她告訴記者,幾乎每天她都要抽出半小時讀書,甚至連高考前一天晚上,她還在讀卡爾維諾的經典作品《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她認為,雖然讀的書與高考無關,但換個角度想,可能就是這本書讓她進入一個語言環境,保持語感,所以語文科目發揮得還不錯。?
今年南通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張蓓蓓也是一名十足的“書蟲”。她表示,閱讀的同時其實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耙环矫婵梢晕彰业乃枷刖A,另一方面這些內容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轉化成為自己的想法。碰到不同的作文題,腦海中自然就能夠跳出相應的素材,這其實就是閱讀積累的作用。”?
來自江蘇省淮陰中學首屆創新人才班的馬帥今年以427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專業錄取,他告訴記者,即便在繁忙的高考復習期間,他也會利用每天午休前和晚上睡前的時光閱讀,作為放松解壓的一種方法。?
特質三:寫作素材本成高分作文“標配”?
幾位學霸均提到了寫作素材本的重要性?!拔业恼Z文筆記大部分是作文素材?!碑厴I于蘇州中學的沈夕琳今年考入浙江大學,酷愛語文的她表示,高中三年她整理了一本厚厚的筆記,摘錄了她讀過的每一本書中的精彩觀點。?
揚州中學的顏逸群是同學們公認的“寫作高手”,高中期間她還曾獲得“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今年高考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的她談到寫作技巧時透露,除了做好精彩語句的摘抄,她還會堅持每周梳理一個專題,對摘抄本進行二次加工,記錄下思維的火花,提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特質四:人手一本“錯題集”?
縱觀整個“學霸筆記”欄目的采訪,錯題集成了每位高分考生的通用秘笈。不過,學霸們提到,整理錯題集也有技巧。比如黃千瑀會按照知識版塊來對錯題集分類,高三的數學錯題集中,她就把數列和導數單獨列出來,并且做了標簽,這樣在回顧的時候也能夠一目了然。而具體到每道題目的整理,黃千瑀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芭龅藉e題要先審查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低級錯誤,就把錯的地方圈出來,在復習時可以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類似的問題。如果是難題,則要將解題過程在一旁完整地寫出來,同時我還會在題目旁邊標出好幾種解題思路,用不同顏色的筆圈出題目中的重要步驟,并且在題目下標出這道題目考察的知識點和類型。”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16歲的楊佳希今年以385分的優異成績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她提到,整理錯題不是照搬原題,針對不同學科,要各有側重。海安高級中學的張蓓蓓告訴記者,一般碰到錯題,她會先記在活頁紙上,回家后再根據題型進行分類。?
特質五:善于歸納總結,聰明地“看答案”?
相較于熬夜和刷題,學霸們更加主張高效學習,不論是寫作業還是做練習,這些高分考生都會注重對答題規律的總結與歸納。海安高級中學的理科學霸周雨豪今年高考總分42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談到語文閱讀的答題技巧時他還提到,學生要學會從答案中找到答題的套路?!皩φ罩鸢阜治鲎约旱拇痤}有哪些疏漏的地方,然后進行總結,這樣下次碰到同類型的題目就可以知道從哪些方面來回答了?!?
周雨豪的這一觀點與馬帥不謀而合。馬帥認為,閱讀理解的題型基本就是那十幾二十種,有的考主旨,有的考寫作手法,有的考人物心理,只要摸清題型,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就可以掌握答題方法。每做完一篇閱讀,可以對照標準答案和自己的答案,看看有什么偏差,對應到思路上,是否存在問題,從而鞏固漏掉的答題要點。
目前江蘇的高考模式就是3+2,但估計2017年要公布新方案,改3+3模式,預計2020年開始實施。目前所謂3+2模式,就是語數外三門必考,無論文理,剩下的2門就是選修科目,這個文和理的選修有講究的。江蘇高考文理劃分依據:1.文科 (歷史必選),另外一門可以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各選一門作為選修科目。 2.理科(物理必選),另外一門可以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各選一門作為選修科目。選定兩門選修科目之后,剩下四門作為必修進行考核,一般在高二下半學期時就可以考,俗稱小高考。實行滿分制,90-100為A等,89-75為B等,74-60為C等,59-0為D等,應屆生得A等有加分,1A加1分,4A加5分。但普高考生合格標準要4C1(1即信息技術必過)。選修的兩門與三門主課在統考時一起考,實行120分制,根據全省排名劃等級,不公布成績,依次分為A+、A、B+、B、C。語數外三門,文科:語文160+40,數學160,英語120;理科:語文160,數學160+40,英語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