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02 15:13:02作者:佚名
今年高考,劉子軒以496分的成績考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成為該校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工程學院的新生。 他的成績超出湖北本科標準(物理)72分。
記者從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獲悉,今年考入該校的本科新生中,近50%的本科生超過本科水平。 “這是近年來比較普遍的現象。” 該校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松梅告訴記者,這可能與學生和家長在填寫申請表時更加理性、務實有關。 學校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招生咨詢會上,志愿者向考生家長講解招生政策,并提供申請指導等服務。
在填寫本科申請時,劉子軒申請了北方偏遠地區的一所公立本科學校,但正如他所料,落選了。 劉子軒告訴記者,他的分數其實可以適用于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但他覺得民辦本科院校缺乏辦學特色,辦學實力和社會認可度都不如公辦本科。 “由于考不上好的公立本科院校,所以我不打算參加本科補招生,決定去讀高職院校。” 劉子軒表示,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劉子軒告訴記者,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他學的是軟件技術,實行“3+2”聯合培養模式。 先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習3年,后在武漢輕工業大學學習2年。 畢業時獲得副學士學位和本科文憑。
馮宇軒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專業一年級學生。 今年高考成績為469分,比本科高出45分。 他說,按照這個分數,如果填公辦本科院校,只有外省偏遠地區的院校可以選擇,而民辦本科基本都能被錄取。 他曾想過復讀一年,明年申請公立本科院校,但他覺得復讀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填寫申請表時我很糾結,但最終還是申請了本省的一所高職院校。” 馮宇軒表示,民辦本科學費較高,每年2萬元以上,讀四年就近10萬元。 這是他放棄民辦本科學位的主要原因。 原因。 “我不想給父母帶來太大的經濟壓力,與其去一所很普通的民辦本科學校讀書并獲得本科文憑武漢高職高專,不如選擇一所社會信譽好、就業好的公立高職院校”將來。”
馮宇軒最終選定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一所知名的高職院校。 年學費4500元。 馮宇軒可以選擇任何他喜歡的專業。 馮宇軒選擇了學校的頂尖專業之一自動化專業來學習工業機器人。 “這個專業很熱門,以后就業也不用擔心。” 我覺得還不錯。”
“孩子們喜歡,職業前景也好,我們當然要支持。”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供需會。
新生陳燦今年高考成績為477分。 她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 雖然比本科標準高出十分,但陳燦和父母都沒有感到遺憾。 “只要孩子喜歡她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陳燦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該尊重她。 “說太多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果你問我們:你讀還是我讀?我們會無言以對。”
陳燦的家人住在武漢。 她和家人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很熟悉。 一些朋友也向他們推薦了這所學校,并告訴他們學校就業前景很好。 “孩子既然喜歡,就業了,我們還有什么好說的?當然要支持她。”
朱自沖今年高考成績474分。 填寫申請表時,他與父親商量武漢高職高專,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他們只是想學習一門可以幫助他們謀生的技術。” 朱自沖的母親表示,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培養具有快速適應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完全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來自廣東東莞的陳旭健今年高考得分為460分,而當地本科錄取分數線為439分。 陳旭建的首選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該學院于今年6月由高職院校升格為公辦本科。 不過,陳旭健遺憾未能上榜。
陳旭健沒有考慮其他本科院校,而是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機械專業。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也是一所實力雄厚、性價比較高的高職院校,我覺得值得來這里。” 陳旭健說,他想先在這里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這樣以后無論是就業還是專升本都會有很多機會。 廣闊的發展空間。
“高職學生的素質還不錯。 作為家長,我可以放心。”
當薛無欲填寫申請表時,他決定主修生物制藥技術。 薛無欲的母親告訴記者,家里有親戚從事生物制藥行業多年,兒子以后可以盡快學習這個專業,進入這個行業。
薛無語高考成績473分,比湖北本科線高出49分。 有許多私立本科學院可供選擇。 他們曾猶豫是否要報考武漢光谷的華夏理工學院,但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最終報考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并在那里學習。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
“就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去高職學校學習也能學到一門技能。” 薛無欲的媽媽說,兒子報考高職的成績非常好。 選擇的空間很大,他的目標是湖北最好的高職院校。 學校填寫了申請表,他們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然而,薛無欲的媽媽曾經擔心,高職院校的學生質量是否低下? “畢竟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比較貪玩,擔心有很多壞習慣,也不容易管教。” 薛無欲說,兒子性格內向,她擔心校園環境不好會影響兒子的健康。 成長。 到學校報到后,她的擔憂很快就打消了。 他們發現同宿舍的同學都很有禮貌,也愿意幫助別人。 薛無欲的媽媽“混”進學生微信群,“潛”了一個多月,默默觀察。 她發現這些孩子都挺好的。 每次她在群里問什么問題,同學們都熱情回答。 雖然那些學生并不認識她。
“孩子們非常文明、友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 薛無欲的媽媽說,兒子在和她交流時也告訴她,校園里的學習氛圍很好。 班里很少有學生缺課或者上課玩手機。 這才讓她放心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幾年,我想兒子一定會收獲很多。”
教育專家:放棄本科學歷接受高職教育不是社會主流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別敦榮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考生即使超過本科分數線,實際上也更愿意去本科院校。 放棄本科學位,選擇去高職院校學習,在他看來并不是社會的主流。
貝敦榮教授表示,雖然民辦本科學費較高,公立高職院校學費較低,但對于大多數考生和家長來說,學費不一定是擇校的主要因素; 綜合考慮職業選擇、未來就業、人生發展等因素,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
“有公辦本科分數相對較低的,也有民辦本科分數相對較高的。有些考生放棄本科,選擇高職院校,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別敦榮以湖北高校為例。 對于本科以上的考生,如果不想讀民辦本科,可以考慮一些公辦本科學校,比如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文理學院、湖北工學院等。科學技術學院、湖北工程學院等,但后來他們選擇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表明他們綜合比較了同等學歷的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認為公立高職院校更有保障。
很多新生都提到不愿意去讀民辦本科課程。 針對這一情況,別敦榮認為,這對民辦本科院校來說是一個提醒,民辦本科院校需要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競爭能力。 為了讓你的社會聲譽更高,家長和考生都會更加關注。
(長江日報記者 王洋)
詳情請看:即使是本科成績72分以上的人,仍然選擇去高職院校就讀。 武漢這所職業學院近一半的新生都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