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8 14:26:53作者:佚名
目錄
[編輯]
2017中國大學排行榜簡介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組長吳淑蓮牽頭的2017年度中國大學評價項目于2016年12月完成,其普及版《選大學選專業——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中國統計出版社連續第16年出版這本高考志愿填報工具書,受到考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社會影響力廣泛。
2017年中國大學評價依據各校綜合實力、12個學科專業、480個本科專業以及師資隊伍學術水平、師資隊伍效率、新生質量、畢業生質量等多項指標排名和等級,對全國普通本科大學進行了綜合排名,為考生、考生家長和社會各界提供了多角度觀察、擇校的機會。
一、2017年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修改
與往年相比,《2017中國大學評估》指標體系對研究生培養指標作出全面修改:研究生科研成果全部納入研究生培養分數,不再計入學校科研成績。
增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獎指標:獲獎的研究生進入研究生培養體系,獲獎的本科生進入本科生培養體系。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是全學科唯一可參與的競賽,被賦予了較高的權重。
有關《2017中國大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數理模型、指標賦值等,請參見吳淑蓮即將發表的論文《2017中國大學評價》。
自2015年起,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不再以SCI、SSCI、A&HCI作為國際期刊論文的數據來源。2013年和2014年,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重新篩選了全球約4萬種期刊,9940種期刊成為中國大學評價的來源期刊。原有1.3萬種SCI、SSCI、A&HCI期刊中,約6000種未被選中,約3000種非SCI、SSCI、A&HCI來源期刊成為中國大學評價的來源期刊。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將在近期對原有的9940種國際論文來源期刊進行修訂。
2. 2017年綜合實力排行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三
1993年,在武書廉發布的我國首份綜合性大學排行榜上,北京大學綜合實力位居第一。1997年至2010年,清華大學連續14年位居綜合實力第一;2011年至2013年,浙江大學連續3年位居第一;2014年、2015年,北京大學連續兩年位居第一;2016年,清華大學重奪綜合實力第一,2017年再次奪得第一。
2017年中國高校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高校為:清華大學以169.08分排名第一,北京大學以168.98分排名第二,浙江大學以168.47分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第十的高校分別為:第4位上海交通大學、第5位復旦大學、第6位南京大學、第7位武漢大學、第8位四川大學、第9位華中科技大學、第10位吉林大學。
與上一年度相比,自2009年以來連續8年躋身全國高校前10名的中山大學排名下滑至第11位,吉林大學自2008年以來時隔9年重回前10名。
3. 2017年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三名
2017年中國大學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行榜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4.8675分排名第一,南京大學以4.3247分排名第二,浙江大學以4.2761分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第10位的高校分別是:第4位北京大學、第5位復旦大學、第6位清華大學、第7位上海交通大學、第8位南開大學、第9位北京師范大學、第10位北京化工大學。
四、2017教師教學科研效率排行榜:中科大、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前三
在武書連2017中國大學教師教學科研效率排行榜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5.5058分排名第一,浙江大學以4.5603分排名第二,南京大學以4.5393分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第10位的高校分別是:第4位北京大學、第5位復旦大學、第6位清華大學、第7位北京師范大學、第8位上海交通大學、第9位南開大學、第10位中國人民大學。
5.2017年新生錄取質量排行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分列第一、第三
2017年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行榜中,清華大學連續24年位居第一,北京大學位居第二,復旦大學位居第三。排名第四至第十的高校分別是:第四名上海交通大學,第五名中國人民大學,第六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七名南京大學,第八名浙江大學,第九名上海財經大學,第十名中央財經大學。
6.2017年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中國科大、復旦、北大位列前三
在《選擇大學和專業——2017年高考報名表填寫指南》一書中,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北京大學第二,清華大學第三。排名第四至第十的高校分別是:第四位復旦大學,第五位浙江大學,第六位南京大學,第七位上海交通大學,第八位中國人民大學,第九位南開大學,第十位北京師范大學。
7、全國24所高校入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位列前三,湖南大學首次進入全國高校排行榜。
2017年中國一流大學的評選標準與去年相同:在中國大學評價中中國高校排行榜,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大學:1.教師學術水平位居全國高校前30名。2.教師教學科研效率位居全國高校前30名。3.本科畢業生質量位居全國高校前30名。
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大學,將排名相加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分數越低越好,分數相同的情況下,院系平均學術水平較高的大學排名靠前。
按照這一標準,2017年全國一流大學共有24所,比上年增加1所,其中985高校23所,211高校1所,華東理工大學是全國一流大學中唯一一所211高校。
[編輯]
2017中國大學綜合實力200強
[編輯]
其他案例
1.2017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大學分省、市、自治區數量及平均排名
下表列出2017年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進入中國大學綜合實力前100名的大學數量及平均排名。排名按進入前100名的大學數量排序,若數量相同,則按平均排名從小到大排序。
36所研究型大學入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位列前三,江蘇大學首次入選研究型大學
2017年研究型大學排名標準與上年相同:全國所有大學按照科研得分由高到低進行排名,排名前5%的為研究型大學。
符合上述條件的高校共有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6所。
36所研究型大學中,985大學33所,211大學2所,非211大學1所。江蘇大學作為非211大學,綜合實力排名第41位,首次進入研究型大學行列。
研究型大學分為研究型1和研究型2,研究型1教師平均學術水平高于研究型大學平均水平,研究型2教師學術水平低于研究型大學平均水平。
2. 22所非211大學進入全國高校綜合實力前100名
2017年,非211大學綜合實力進入前100名的高校有22所,比上年增加2所。
3. 自然科學領域浙江大學排名第一,社會科學領域北京大學排名第一
(1)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四個學科自然科學排名中,浙江大學排名第一,清華大學排名第二,北京大學排名第三。
自然科學第一名:浙江大學
理科第一名:北京大學
工程專業第一名:清華大學
農業專業第一名:中國農業大學
醫學專業第一名:上海交通大學
(2)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的社會科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排名第一,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二,南京大學排名第三。
社會科學類第一名:北京大學
哲學專業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專業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第一名: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第一名:北京大學
歷史專業第一名:北京大學
管理學第一名:清華大學
藝術類第一名:中央音樂學院
4.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擁有最多本科專業第一名
《選校選專業——2017年高考報考指南》對全國高校480余個本科專業進行了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往年一樣,繼續以絕對優勢領跑本科專業第一名。在5所以上高校開設的專業中,本科專業第一名數量最多的前10所高校依次為:北京大學39所、清華大學26所、中國人民大學17所、浙江大學16所、中國傳媒大學15所、南京大學12所、北京師范大學11所、上海交通大學9所、四川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各8所。
5.客觀公正公開:中國大學評估連續24年采用全部公開數據
從1993年中國管理科學院吳書連發布我國第一份涵蓋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類的大學排行榜,到2017年吳書連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已經過去了24年。24年來中國高校排行榜,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所有評價指標均采用公開數據,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用同樣的數據收集方法和數學模型進行重復測試。中國大學評價項目組一如既往地歡迎同行復測。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
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