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01 08:13:09作者:佚名
從錄取分數線來看,我覺得今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往年相比,存在三個隱患:第一,湖南地方高校留不住優秀生源;第二,湖南高校之間的分化程度明顯拉大;第三,落榜考生數量逐年增多。
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對2024年湖南省普通本科招生專業組第一錄取分數線(普通類)最低分數線的統計。
從以上錄取分數線可以明顯看出,湖南地方高校整體錄取分數線不高,反映出湖南高校對本地優秀生源的吸引不足。
大家都知道,2024年湖南省高考本科控制線是物理422分、歷史438分;專項控制分數線是物理481分、歷史496分。
我們可以發現,湖南很多高校的錄取控制線都沒有達到特殊類型控制線。
包括一些曾經被列為本科招生首批的大學,也沒有達到特殊類型控制線。
如果按照原來的招生模式,這些學校肯定會突破專項線,但今年很多學校都沒有達到專項線。
雖然達不到特控線和錄取人數有一定關系,但錄取的學生越多,分數線必然會越低,這也是自然的。
但一些實力比較強的高校,錄取分數線沒有接近或者達到特殊類型控制線,就反映出一些很突出的問題。
這說明學校從根本上吸引力不夠,尤其對省內優秀學生吸引力不夠。
其實,湖南省之所以把20余所本科院校列入招生范圍,就是為了把優秀學生留在省內培養,將來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畢竟全省學校才是培養人才的主力軍。
因為從歷年外省高水平大學在湘招生情況看,其在湘招生計劃總數小于湖南師范大學和湘潭大學在湘招生計劃總數。
因此,外省生源實際到湘招生的比例極低,遠遠不能滿足生源大省湘考生的需求。
無論從上級層面,還是從考生自身需求來看,都希望能夠到湖南省內優質大學學習。
遺憾的是,由于學校綜合實力、學科特色等原因,特別是宣傳力度不夠,導致湖南省內優秀學子報考湖南地方優秀大學的積極性不夠,造成了上述錄取分數線的狀況。
更為遺憾的是,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類錄取線最高的前30所高校均為外省高校,優秀學生基本都去湘外留學。
為什么說湖南高校之間的分化程度明顯加大呢?
從錄取分數線可以看出,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分在一個檔次,與湖南省內其他高校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除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外,湖南另外兩所“雙一流”高校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實力同樣強勁。
此外,湖南省除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外,其他高校的發展差異也呈現出明顯分化。
為什么會有如此明顯的區分?其實和各個學校的戰略發展定位有關。
一些高校仍然追求大而全,發展一些與學校優勢特色學科不相關的專業。
之所以要發展這些專業,是為了照顧部分學院、系、教研室的生存利益,維持學校多學科發展,但事實上社會認可度、特別是考生認可度并不高,導致最低專業群體的錄取分數線很低。
另一方面,湖南高校之間的這種分化,還體現在地域優勢的差異上。
大家可以看到,長沙工程學院作為湖南2024年新建本科高校,其錄取分數線已經超過了很多年一直處于一流錄取序列的高校,這體現了長沙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事實上,從空間距離上看,長沙理工學院與長沙核心區的距離,與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高校與長沙核心區的距離差不多。
因為長沙工程學院地處望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但考生們并不考慮這些,只考慮它在長沙。
因此,長沙工程學院能夠超越多所老牌高校,拿到如此高的分數線,和其地緣優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也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那就是湖南其他市州的高校一直以來都是地理位置優勢的短板,只能努力提升自身的優勢。
既然地理位置的客觀條件無法改變,那就只能我們自己去改變。
前段時間,我去吉首大學完成一個項目。
說實話,吉首大學的綜合實力在湖南還是比較強的,無論是學科特色,還是綜合實力,在湖南省高校中都處于第一梯隊。
然而吉首大學所在地吉首市的發展與吉首大學的發展需求極不匹配。
我在吉首市區走了一圈,從發展狀況來看,吉首是一個典型的小縣城,無論是人們的精神面貌,還是城市建設,各方面都處于縣城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吉首大學的先天條件就不十分明顯,在吸引人才和生源方面不具備優勢。
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大家都想往更好的地方發展。
如果同一個學生已經在長沙生活了兩三年讀高中,然后又到吉首學習生活,我相信他一開始一定會非常不適應,畢業之后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離開這個地方。
由此可見,很多情況是學校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內功,同時加強內涵建設,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和綜合實力。
最后,為什么說被錄取的人數逐年增加呢?
這也是根據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以及網友的統計得出的。
近年來,隨著學業內卷化現象不斷加劇,本科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導致一些考生想盡一切辦法考上好大學、選好專業,有的考生甚至不切實際地填寫與自己分數線不符的專業和學校,導致被滑落的情況。
這些考生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報考院校不切實際,沒有根據成績和排名填寫申請表;二是沒有在專業群中選擇調整專業,最終導致未能被錄取。
雖然湖南從2021年開始就實行院校、專業群備案模式,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按道理來說大家已經很熟悉院校、專業群備案模式了,就是按照這個組合來備案,按照最低專業錄取分數線來備案。
如果你未達到該專業組最后一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你的申請將不會被提交,并且會被拒絕。
這其實就是在告訴考生,一定要選擇一個專業,并且服從調整。
當然,如果你準備重修的話,你可以拒絕調整。
其實,這幾年留級風潮越來越盛行,尤其是社會上還在推行這種留級觀念,影響到了考生的選擇。
因為很多考生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填寫申請表的,認為如果沒有被錄取,還可以選擇重修。
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留級。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是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中學迎來大批復讀生,全校復讀生已超過2萬名。
這些考生來自安徽各地,這個有2萬多人的“復讀工廠”,比一所中型大學還要大。
平心而論,從這種高考“留級工廠”走出來的學生,在大學里其實可塑性并不強。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只是解決問題的機械工具,只探討如何解決問題,卻沒有探究問題的本質。
進入大學后,他們缺少這種實踐性的教學湘潭大學2024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發展潛力不足。
所以我覺得對于湖南的考生來說,為了盡量避免被拒,還是選擇專業盡量服從調整吧,除非你年齡很小,家里經濟條件不錯湘潭大學2024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網校頭條,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支持你重考,否則不要貿然選擇重考。
總之,湖南2024年高考本科錄取分數線已出爐,但卻透露出上述三大隱憂。
您對此有何看法?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