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16 14:10:31作者:網絡
更好地陪伴我覺得主要調整大人的心態:小孩不就是3-8歲需要你陪伴,到了9歲后,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朋友,你想陪她都不要你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精力,自己也過過童年的心態對待。其次這時也要注意3~6歲的孩子這時應該是成長中學習的第一階段,看書上說是“敏感期”,讓小孩子學會正確對待事情。
我自己總結就是蹲下來/一起玩/學習
那先說說蹲下來:我家丫頭開始時候老是抬著頭說話?走路的也是,有時騎小單車也這樣,后來看了一些講座,說是要蹲下來,眼睛和小孩的眼睛保持一條直線。我就慢慢的:只要丫頭和我說話,還是陪她出去玩,或者在家玩游戲,我都蹲下來。丫頭感覺特別好,很多時候她媽媽搞不定,我出面就行,她媽也發現這現象,也慢慢的蹲了下去,和自己丫頭說話這樣,和其他小孩說話也一樣,漸漸地小孩都愿意和我們說說話,做做游戲,丫頭周圍的小伙伴也越來越多。這才意識到與孩子相處的真諦,就是要蹲下去,平等尊重的溝通。
蹲下去后,就要說一起玩了,玩是小朋友交朋友,學習以及發泄的途徑,大人要調整的就是心態(自己也回歸童年玩,也就玩幾年)。馬云就曾經說過,不會玩的孩子未來30年后會找不到工作(我說:不會玩的大人賺不到錢,哈哈)。我丫頭最喜歡玩的游戲就是捉迷藏,跑步比賽,鯊魚寶寶,積木,玩家家等。其實剛剛開始我也很討厭玩家家,我家丫頭特別喜歡,后來我慢慢發現一些規律,就是先和她一起玩,發現一些錯誤的地方,我來做給她看,然后指導她正確的方法,比如做菜:要先買菜-洗菜-炒菜-上盤。然后她也慢慢學會,按照流程去做飯,玩的不亦樂乎,有時我還會問問丫頭做飯辛不辛苦啊?讓她有意識尊重自己的勞動,后來到周末我們去菜場買菜做飯的時候,她也在旁邊靜靜的看著,碗里的飯也能吃的很干凈。
再說一個游戲,玩積木:剛開始玩積木的時候,我們都是丟在地上,讓她自己玩。后來發現她自己玩的時候,一個時間不是很長,而且一個玩具幾分鐘就不玩了,就去玩其他的了。我就慢慢參與進去,先和她做一個宮殿,或者城堡,然后在城堡里面設計一個教室,把丫頭平時喜歡玩的小人玩具當小朋友,用小車接小朋友先來城堡,然后進教室,排好對,我丫頭當老師,把今天學到的東西給小人玩具說一次,還要丫頭說清楚,慢慢發現游戲玩了,丫頭語言能力提高了,我也知道她今天學了什么,而且她當老師的時候,我可以休息。
游戲多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反正就是先參與進去一起玩,然后慢慢發現一些毛病,慢慢糾正她,你會發現和小朋友玩并不是很累,而且開發自己怎么玩的大腦。
注意一點就是這個時期孩子玩游戲想玩但也害怕輸,一個游戲輸了兩三次,就再也不想玩了。所以每一個游戲中,盡量讓她贏,滿足他們贏的要求。玩多了,比如10把里面最后讓她輸一次,剛開始我家丫頭會不愿意或者耍賴,這時只要告訴她大概一個方法,再讓她贏多幾次,并告訴她輸不可怕下次贏回來就是了。比如賽跑,剛剛開始我都讓她贏,后來她輸一次就在地下耍賴,不玩了,還留眼淚,我就過去說,你只要跑快點,下次一定會超過爸爸。然后讓她幾次,她跑起來也越來越快,輸了也能接受。
好好調整自己心態,帶孩子帶自己一起去玩,去學習,你會發現你也越來越年輕(看兒童搞笑也可以,我頭條就有很多,打個廣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