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6 16:20:17作者:佚名
本次揭牌儀式是繼4月15日槐蔭區人民政府與市教育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市區學校共振、共贏發展的又一成果。
“學校名字是改了,但質量真的能提高嗎?”圍觀的家長們更關心學校質量的提高。
據了解,新學期伊始淮安淮州中學,淮安小學派出潘法成、吳玉兵、潘兵等一批管理和教學骨干赴長江西路小學任教。校長周武表示,長江西路小學將通過管理經驗輸入、教學活動同步、教育資源共享等方式與淮安小學實現共振,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自4月15日區政府與市教育局簽署合作協議起,槐蔭區相繼實施了“市屬學校帶動區屬學校”“市屬學校對接區內重點中心鎮學校”“區內校際合作辦學”等多項舉措,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6月,江蘇省淮陰中學牽頭,選派孫立祥同志出任淮州中學校長,擔負起淮州中學發展的重任。7月,區教育局與市外國語實驗小學、淮安小學簽訂管理協議,兩所市屬學校直接派出管理團隊全面接管淮北路小學(原小營小學)、長江西路小學(原長安小學),推動市區校深度融合。隨后,淮安市開明中學與禹溝中學、淮安市新城區開明中學與徐六中學、淮安市實驗小學與徐六小學、淮師大第一附屬小學與禹溝小學的合作迅速落地,數所重點中心鎮學校將作為全市名校集團的辦學方運行。
在撬動發展的同時,淮陰區充分挖掘自身優質資源,積極推進全區“強校+弱校”、“城區學校+農村學校”集團化辦學,在城區著力將優質教育資源從延河以南輻射到延河以北。開明中學牽頭辦學城北開明中學,對接對口支援王營實驗學校;區實驗小學牽頭辦學銀川路實驗小學,對接對口支援淮安市長江東路小學(原工業園區小學);北京路小學(原王營鎮中心小學)牽頭辦學新北城實驗小學(原三竹小學);淮市第二附屬小學對接對口支援王營實驗學校小學。 在農村地區,設立云南、懷思、懷沭、懷高四大片區,建立以漢橋中學、漢旭九年制學校、張忠中學、城北開明中學為龍頭的集團化辦學格局,在教師流動、教育管理、課程改革試驗、教學質量等方面實行捆綁式考核、差異化管理。隨著一系列集團化辦學舉措的落地,全區學校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校園氣質和辦學質量大幅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9月1日,已有300余名在市內學校就讀的學生重返區內學校。集團化辦學帶來的“雙贏”局面,將使強校更強,弱校不再弱。 未來城市將不再有薄弱學校,農村學校也會逐步均衡,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在積極推進合作辦學的同時,該區堅持城市辦高中、區域辦初中、鄉鎮辦小學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大布局調整力度。三所農村高中全部實現城鎮化,城北開明中學全面投入使用,東城開明中學、銀川路實驗小學、長征小學幼兒園9月破土動工,東方雙語學校小學部、泰和家園幼兒園等項目也將于年內開工建設。結合國家重點中心鎮、特色小鎮建設,該區還在新學期建立“2218”管理模式、“542”提升工程、“365”督導機制,全力應對、鞏固合作辦學成果。
布局優化是發展的基石,協同育人是發展機制,深化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今年以來,槐蔭區以大力提升教育內涵為目標,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建立“區管校聘”人事管理機制,徹底打破了人事管理的“冰障”,實現了由“學校人”向“制度人”的轉變網校頭條,為師資隊伍的科學合理配置提供了堅實保障。一石擊千里浪,一招激活全盤。隨著新型人事管理體制的建立,區管校聘、雙向選擇、定崗分流、跟蹤管理、一年聘任制等教師管理流程迅速活躍順暢。建立城鄉教師合理流動機制。今年暑假,全區72名校長、168名教職工教師進行了輪崗交流; 選拔使用初高中教師近200名;新聘任的52名教師全部在城區優質學校上崗學習,一年后繼續返回邊遠鄉鎮學校任教。
與此同時,淮陰區創新師資培訓模式,今年4月與民盟江蘇省委員會簽署教師能力提升戰略合作協議,該區將分類別開展為期三年的教師專項培訓。5月,首期小學校長專項培訓班在常州順利開班,47名校長參加培訓。8月,由民盟南京市委員會、民盟南通市委員會牽頭舉辦的第二期“幼兒園校長及骨干教師培訓班”和第三期“中學教職員工暑期培訓班”在淮陰區舉辦。兩期培訓班共有1036名骨干教師和中層以上教職員工參加。淮陰區政府負責人介紹,這兩期培訓班與以往的暑期培訓班有三個方面的“不同”:第一個“不同”是培訓項目的選取更加科學、實用。 7月30日,江蘇省10個民間團市委齊聚淮安,召開首次聯席會議。淮陰區提出培訓“需”,10個民間團市委提出培訓“需”,經過一輪討論,2015年下半年培訓方案最終敲定。第二個“不同”是培訓效果評估更加及時有效。培訓結束后,所有學員將接受現場培訓效果評估,并選出5%的優秀學員進行表彰。第三個“不同”是培訓成果應用范圍得到延伸和拓展。返校后,所有學員將接受第二次講座淮安淮州中學,將所學知識“輸送”到基層學校。
淮陰教育全面推進優質均衡戰略,必將充分釋放淮陰區學校辦學活力,充分展現淮陰教育人的膽識和智慧,大幅提升淮陰教育品牌,從而實現淮陰區委書記劉澤宇提出的“四個好”目標:“要全力建設好學校、培育好校長、塑造好教師、培養好學生,努力保證全區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