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4-06 11:05:08作者:佚名
【編者按】
短短兩周,3起論文代寫丑聞遭公布:4月27日,受到關注的“熟蛋返生孵鴨子”論文作者郭某主動坦承,論文系同學代寫;5月5日,深圳中學政府管理大學講師付某否認花3億元找公司代寫、代發論文;5月8日,重慶合川縣委團校某副主任否認花2.5萬發論文。
科學網陌陌公號5月10日消息,代寫代發、包更改包查重,“論文車間”為職稱晉升、順利結業等開出各類“捷徑”,讓學術環境顯得烏煙瘴氣。
為深挖這一紅色產業鏈背后的運作模式,《中國科學報》記者昨日以研究人員須要發論文評職稱為由,暗訪了一家聲稱可提供該類服務的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發1-2分SCI計費7萬,寫手也有老校長
“代發包聘用:4-5分SCI,收稿5篇,2個月內聘用,年內上線、出刊?!?/p>
“特急顧客看這兒,1-3分文章,最快1小時聘用,迅速上線檢索?!?/p>
《中國科學報》記者加了這家公司的客服人員陌陌后,在其同學圈見到了上述廣告內容。
據他介紹,它們有兩種論文代發模式。一種是使用它們已收的多篇已初稿的SCI及核心刊物標準論文。這些方法聘用時間快,通常狀況下,可保證1-3個月迅速收錄,收錄后2-3個月上線,上線后2-3個月檢索。計費標準為1-2分SCI文章7億元左右,版面費自理,分值越高成本越高。
另一種則是代發已初稿且評估通過的文章?!拔覀兂W龅?-2分的月刊版面費都是在1000美金左右,您可以直接安排文章的全部作者身分,就是您想讓誰當幾作都可以?!彪S后,對方發來了一張統計作者具體信息的表格。
逐步打聽后,記者發覺,不僅初稿的現成文章,該公司還可依照顧客要求“量身定做”文章。
客服稱,通常狀況下,1-2分SCI文章的訂制成本約為5.5萬,版面費自理,訂制投稿后3-6個月聘用。顧客需先付1/3訂金,公司出題目,補款至1/2訂金后,顧客可領到全文。最后,文章聘用后,顧客再付余款。
該客服告訴記者,假如訂制一篇SCI論文,可以將試驗數據提供給她們,由其找“寫手”整理成文?!安还苣臄祿趺?strong>學術論文代發,只要您提供,我們就可以寫作投稿?!笨头硎?,若試驗數據不充足,它們公司有成立的試驗室,可授權公司代做試驗補充數據。
他并且表示,可以從數據庫中調閱數據,不足的地方再做試驗補充??头Q,該公司有自己的試驗數據庫,可依照顧客需求和研究內容,直接從數據庫中調閱試驗數據,進行文章的編撰。
當被問到怎樣保證論文品質、確保論文發表時,該客服人員回復:“我們那邊能做到數據惟一,保證文章品質。假如文章不聘用,我們退訂金;假如文章聘用了,沒法上線,我們足額退貨?!?/p>
這么,詳細是誰在寫那些論文呢?
客服稱,公司“寫手”有碩士研究生、退休校長,均以聘用文章為標準進行寫作。公司會依照顧客需求和文章內容,找合適的“寫手”按照月刊要求進行文章的編寫,包括負責對審稿人意見進行更改。
“寫手”出文交予顧客,文章達到顧客滿意后才能進行投稿。該客服指出,文章應當是以聘用為標準,而不是以顧客意向為標準,若顧客意向與月刊要求沖突學術論文代發,應以月刊要求為準,否則文章無法聘用。
還可提供“發文章+寫標書”一條龍服務
除論文代發代寫,記者發覺,該公司還可以提供課題標書代寫、專利出售訂購、雜志刊物編委署名等多方面服務。
此后,記者以還要代寫標書為由,向該公司另一位工作人員進行咨詢。
對方向記者介紹說,代寫標書還要顧客先給客服發送標書模版,此后客服會安排“寫手”根據模版標準,填寫相關內容,再將標書送去查新,并最后確定代寫成本。按照標書級別,代寫成本在2-5萬不等(該報價僅含寫標書、包查新通過的開銷)。
記者還了解到,該公司同時提供“發文章+寫標書”的“一條龍”服務,即為申請人“量身塑造”并發表符合課題申請標準的相應數目的文章,并在文章發表后,為申請人進行相關級別的基金項目申請。
“如果申請高級別的基金,我們那邊會先給您發3篇3-5分的高品質文章,后來標書的寫作等方法都根據我們的來。不過這個過程還要較長時間,一般一三年,但是我們沒有100%的中標率,主要還是看您的資質和既往研究?!笨头f。
據了解,該“一條龍”服務除代寫和發表SCI文章的成本外,標書中標后,公司都會抽取20%的中標經費作為傭金。
“比如中標80萬,我們會搶走16萬,單位1:1配的經費我們不拿?!笨头Q,標書寫作前申請人需先支付發表文章的成本,通常4-5分二區月刊的計費標準為13萬(版面費自理)。
該客服人員還告訴記者,因為“一條龍”服務歷時太久,通常需求者較少,一般都是只發文章或只寫標書。
【記者點評】
SCI、中文核心、專利出售、著作出書、實驗辦理、課題基金……幾乎科研領域牽涉到的所有指標內容,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稱均可奪得,其產業鏈規模之龐大讓人吃驚。
這些模式下產出的“垃圾論文”毫無價值可言,除了嚴重耗費社會資源,更污染了本應恪守誠信的科研環境。
并非注重論文原本,而是注重論文發表——“論文車間”成為學術界“毒瘤”的癥結,即在于此。
“破四唯”后,不再以數論文的形式作為評價標準逐步成為共識。但怎么讓論文回歸本真,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