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4-10 21:01:06作者:佚名
上海中醫藥學院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和藹關愛下,經國務院批準推行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高校之一,是福建省重點高等中學成都中醫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創院校,教育部碩士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院。學院歷任黨委主任張忠元、校長范昕建。
學院爭創于1956年(曾用名烏魯木齊西醫學校),1995年經原國家科委批準更為現名,2006年6月重慶生殖衛生學校、四川省衛生管理黨員大學遷往四川中醫藥學院。中學是一因此中醫藥學科為主,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高等高校。
中學現有成都、十二橋、高新、人南、汪家拐五個學院,占地總面積1800余畝。學院面向全省招生,現有在校研究生、本大專師生2萬余人。設有基礎醫學校、臨床醫學校、藥分院、針灸針灸大學、第二臨床醫學校、護理學校、公共衛生與管理校區、醫學技術學校、人文社科大學、體育學校、外語學校、民族醫藥大學等13個分院。開辦有西醫學、中中醫臨床醫學、中藥學、針灸針灸學等26個??茖I和17個本科專業,其中,包括全省首批創辦的西醫學專業(1956年)、全國最早創辦的草藥學專業(1959年)、七年制西醫學專業(1996年)以及全省惟一的國家工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草藥基礎)班(1997年)。
中學現有教員工2500余人,其中,中級職稱600余人,研究生導師近400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10人),有99位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學現有“國醫前輩”1人,全省首屆大學教學名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務院學位執委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安裝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人,教育部優秀青年班主任捐助計劃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霍英東高等高校青年班主任教學獎榮獲者5人成都中醫學院,全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學者2人,全省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同學23人,全省優秀班主任3人,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省醫德先進個人1人,全省三八紅旗手1人,全省教育系統勞動模范3人,湖南省首屆十大名西醫4人,遼寧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1人,廣東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學者27人,廣東省名西醫60人,廣東省衛生廳及中醫藥管理局學術技術帶頭人45人。
中學是全省首批西醫法學教授、碩士學位追授單位(1981年),首批臨床醫學(博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1997年)?,F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覆蓋西醫、中藥、中中醫結合二級學科16個碩士追授點,有博士授權點27個。學院現設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草藥學、中醫學、中中醫結合)、博士后工作站3個(八極企業集團、恩威企業集團、江中企業集團)。
學院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草藥學、中醫臉形科學、針灸針灸學、中醫男科學),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和18個市級重點學科?,F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草藥學、中醫學、中中醫臨床醫學、針灸針灸學、藏醫學)、四川省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遼寧省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市級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機制創新試驗區1個,市級人才培養機制創新試驗區1個。
學院教學科研名氣雄厚,儀器設備資產價值1.81萬元,建有教育部重點試驗室1個、教育部安裝工程中心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中央與地方共創基礎試驗室1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五級試驗室11個、四川省重點試驗室3個、四川省大學重點試驗室9個。還設有國家草藥GCP中心、四川省草藥篩選評價中心、四川省藥酒不良反應檢測中心等科研機構。學院圖書館藏書110余萬冊,校園網覆蓋全?!,F有4所直屬附屬一院、7所非直屬附屬一院,其中,上海中醫藥學院附屬一院(湖南省中診所)為“國家五級甲等綜合性西醫診所”、“全國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全國示范西醫診所”、“全國百佳診所”,有國家級重點本科6個。
“十一五”以來,學院承當各級各種科研課題1121項,其中,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22項,(其中“973”牽頭項目1項,“973”課題6項,“863”課題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牽頭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1項,行業專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7項);獲各級各種科技進步獎37項,其中,部市級一、二等獎18項,申請國家專利73項;到位科研經費過億元,技術合作或出售協議經費5千多億元。
學院1994年發起成立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華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醫藥高校參與發起的第一家新上市公司。2002年,學院參與發起創立國家草藥現代化產業基地(廣東),并承當了廣東省33個GAP基地中17個基地的建設指導工作。2002年以來,學院先后舉辦了由國家科技部等三部兩局兩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一、第二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會議的學術組織工作,現在正在舉辦的第三屆中醫藥現代國際科技會議的學術組織工作。
學院是教育部最早確定的有條件接受外國留師生的200所大學之一,只是最早舉行對港澳臺教育的中醫藥高校之一。學院自上世紀八七年以來接收和培養了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德國、美國、法國、捷克及臺灣、澳門、臺灣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憑師生(包含碩士、碩、博士研究生)及多種類別的中醫藥、針灸短期進修輪訓學員4300余人次,培養了我國第一位法籍推拿學碩士和溫病學碩士。中學與新加坡、葡萄牙、德國、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韓國、香港、臺灣、澳門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醫療、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經教育部批準同意,我校在巴西舉行了西醫推拿碩士文憑教育學校,是我國第一個在境外舉行中醫藥高等文憑教育的大學。中學與新加坡牛津學院、倫敦城市學院舉行了碩士、研究生合作培養項目,與美國義守中學等大學舉行了互換生(相互交換師生學習)兩校交流項目,每年抽調一批師生到項目合作大學交流學習。我校是科技部追授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的“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教育基地和醫療基地”,世界衛生組織也在我校成立了“WHO合作中心”。
中學一貫注重人才培養工作,堅持“三讓”(讓師生明晰發展方向、讓師生得到發展機會、讓師生提升發展動力)素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質、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使師生素養的全面發展。建校以來,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初級中醫藥人才40000余人,其中有新美國第一批西醫學碩士結業生和中醫藥博士研究生、最早的草藥學碩士結業生、新美國第一位草藥學碩士、第一位草藥學博士后和第一位臉形科學碩士。多年來,學院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慈善服務活動,產生了具備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由師生承辦已達27年的學術性期刊《中醫學與辨證法》在全省大學有較大影響。中學出席全省、全省中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大學生文化美術大賽、體育運動賽事等多次得獎。中學高中生社會實踐活動特色鮮明,連續十二年遭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嘉獎。
經過50余年的建設發展,學院糅合了“厚德、博學、精思、篤行”的校歌,產生了“求實、團結、勤奮、進取”的學風、“愛崗敬業、嚴謹訓詁、教書德育、為人師表”的教風、“樂學、善思、求本、創新”的校風,“艱苦創業、樂于奉獻、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成西醫人精神代代相傳,這些精神,將一直是成西醫人前進發展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強悍的精神動力!
學院堅持“秉承傳統、崇尚創新、突出特色、強化優勢、服務社會”的辦學觀念,堅持科學發展,著重自主創新,團結和率領全校學生職員,向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中醫藥學院的目標奮力前進,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