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征文:“雙減”,減量不減質
更新時間:2021-11-01 09:19:48作者:教育文稿網
[原創]征文:“雙減”,減量不減質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已經兩個多月了,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業的時間減少了,但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并未減少,如何在減少練習頻率的情況下還要保證學習質量不降低,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教學任務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是對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真正落實“雙減”政策,秋季開學后的兩個月內,我們邊嘗試邊改進,邊改進邊提升。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和效果,能在課堂上完成的任務不放在課下。這就需要老師更加精心備課,設計課堂學習過程的積極評價措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如:調整小組成員組成形式,由原來的一豎列為一個小組,調整為現在前后兩排一個小組,人數不變;小組整體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課前準備做的好、上課發言人數多、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小組還會獲得額外的獎勵,每個成員都有一份。落后的小組不批評,但要分析原因,并制定出下次課進步的具體行動措施,目標達成了依然會獲得集體獎。讓學生明白“同學同學,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其次是是年級所有任課教師,制定學科作業類型、作業頻率、作業難度、完成時間,然后統籌安排,合理分配時間,即保證學生每天完成作業時間不超過四十分鐘,又能鞏固當天所學課程內容。借助微信小程序,進行班級學科作業量及完成時間統計,進行匯總分析。
第三,在設計作業時,可以提前詢問學生對作業的意向,以及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不同學習力的學生有選擇作業的空間。如,有的學生愿意完成課本練習題,有的學生能力有余,可以在課本習題基礎之上,增加一定的難度和靈活性,根據課本情境編寫一篇數學日記或數學小故事等。另外,兩周給學生一次“今天的作業我做主”的機會,范圍在小組內成員。
“雙減”政策的實施,讓學生有了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也給了學生自主學習更大的空間,如何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安排時間也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內容。
“雙減”政策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主動學習的一種措施。也是保證孩子們有一個真正豐富多彩的童年,看著四季的色彩,觸摸著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享受著天藍、水清、草綠、人和的環境,才能激發靈感,積極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