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7 13:26:24作者:網絡
當前,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啟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新課標,成了我們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筆者認為:要真正執行新課標,首先必須全面而科學地了解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癥結所在,然后“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成效. 一、當前語 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例子”并未當例子用 “課文就是例子”,這已經成了語文教師的共識.可是多數教學法,特別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法,并沒有真正把課文當做例子.什么是例子?芽在這里,例子就是可以仿效或依據的課文.從某種意義上說,學例子是為了“遷移”能力.對于傳統的語文教學而言,一篇課文學完了,就再學新的例子,如此下去,例子并沒有起到應有的“為了遷移”的作用. 2.“聽說讀寫”顧此失彼 語文教學要求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應有的功能,也是現代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四種能力往往有所偏廢,很少能夠同時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養. 3.“單元教學”并未單元化 “單元教學”是語文界較早提出并為廣大語文教師所接受的教學觀念.教科書的單元化結構無疑是單元理念最具導向性的顯示.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單元教學的真正內涵并沒有得到體現,大多數名義上的單元教學,實際上是以“單元”為進度單位的單篇教學. 4.“目標教學”目標分散 教科書的每個單元都有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哪些知識點、滲透哪種教育、培養哪種能力等.進行目標教學時,教師一般將其作為單元目標.確定了單元目標后,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還要有各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因此重復而分散.這樣的教學流程,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下,教學內容難以拓展和深化,更難以給學生提供發展創造能力的更大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還遠沒有得到落實. 二、具體解決措施 筆者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依據洪宗禮先生主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嘗試采用“四課型單元目標教學法”(以下簡稱“四課型教學法”),以落實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進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所謂“四課型”是指語文課堂教學在四種課型中進行,四種課型具體指:準備課、探究課、交流課和活動課.四課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分別是: 準備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達到單元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準備.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準備課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探究課,主要指兩點:(1)教師給學生做探究示范;(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探究或共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交流課,主要是學生交流探究結果,達到相互學習、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為了鞏固、深化單元知識,發展研究能力. 活動課,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進一步發展能力.該課可以開展各種活動,例如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活動,演講、游戲等不同形式的興趣活動.四課型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單元目標進行.采用四課型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不一定一節課一種課型,可以根據需要做靈活的調整.現以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蘇教版)【說明文單元】為例:
單元目標:讓學生理解并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征說明事物;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點的能力. 教學設計: 準備課主要內容:(1)說明與說明文;(2)抓住事物特征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 說明:根據實際情況,為吸引學生,教師可采用兩種做法:(1)講解時多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可利用實物、圖畫、多媒體;(2)可以適當安排課堂訓練,例如訓練找出(說出)某教師或同學的特征. 探究課1 (1)以《中國石拱橋》為探究示范,引導并教學生學會研究:作者是怎樣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征進行說明的;(2)布置作業:學生把本單元的其他課文全部讀一遍,為下次的探究課作準備. 探究課2 運用第一節探究課學到的方法,除《中國石拱橋》外,每人任選一篇本單元課文獨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結成小組研究. 探究內容: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征來說明事物的. 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整理出研究結果. 說明:教師要給學生做整理研究結果的示范.學生研究時,教師要做指導,尤其要注意指導研究有困難的學生. 交流課(1)全班交流研究結果,學生發言后教師點評;(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進一步做好學生研究指導工作;(3)布置作業:每個學生再另選一篇本單元的課文,獨立研究,整理出結果,寫出研究報告. 說明:交流課可以討論交流,也可以書面交流. 活動課1 說寫活動.圍繞“抓住事物的特征”訓練說和寫,例如說某物體、圖畫等. 活動課2 欣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美. 說明:欣賞說明文語言,可以本單元的課文為例,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自己收集例句,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欣賞. 三、“四課型教學法”的實踐意義 1.真正實現了“單元教學”和“目標教學” 確定了單元目標之后,對一個單元的內容做整體處理,這樣處理教材,充分體現了“語文就是例子”的教學觀.單元目標明確而集中,“達標”的方式也由通常的“并列式”變為“層層推進式”,突出了達標過程中的能力培養. 2.擴大了語文教學的空間 傳統的語文教學所采取的形式,不外乎講授、指導、自學、討論、訓練和語文活動幾種.四課型教學法不過是把通常的教學手段由零散變集中,由無序變有序,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發展個性、增長能力,為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3.執行了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落實了學科教學的“素質教育” 具體表現在: (1)采用四課型教學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有效地避免了多數學生陪少數學生學習的現象,全體學生參與的機會均等,發展的機會均等,學生之間的關系平等. (2)課堂教學的目標更全面,突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四課型教學注意能力培養、目標明確、手段得力,從根本上保證了目標的全面性.準備課是創造的準備,探究課是創造的實踐,交流課是對創造的綜合和完善,活動課是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延伸.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創造性學習的教程. (3)主體性、主導性更明確,教學內容更具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