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18 20:11:19作者:admin2
任何教師的教學并非盡善盡美,因此教學后的反思就成了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使其擺脫平庸、追求卓越的重要途徑。做一名清醒的語文教師,必須進行經常性的、有效的反思。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反思教學中的失誤
就一節課而言,優點與缺點并存的現象較為普遍,善于總結反思者往往不是盯住教學中的亮點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是能抓住其中的失誤之處進行剖析、思考,進而尋找正確的對策,以免重蹈覆轍。長期堅持下去,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要做到這點絕非易事。一則需要嚴于解剖自己的勇氣,二則需要有別于常人的智慧。我想,這也正是大師與凡人、教育家與教書匠的顯著區別之一吧。
2.從學生的角度去反思
一些語文課,若從教者的角度來看,的確無可挑剔:精美的教學課件,精巧的教學設計,精湛的才藝展示,都令人嘆為觀止,拍手叫好。若從學生的視角來看,則不盡如人意,甚至有不少學生課后一臉茫然。何以出現如此“中看不中用”的現象?這是因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若不服務于學生的“學”,那么再精彩也是多余的、無效的。所以,語文教學應實現“華麗轉身”,更多地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比如三維目標的確定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某一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教學中的難點突破是否有更好的策略……經常這樣反思,做到心中有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教學和一味蠻干的現象,使語文教學更趨于理性化,從而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教師業務水平的共同提高。
3.借助他評間接反思
人們常說,旁觀者清,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受自身認識水平、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教師的自我反思很難做到客觀公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明智的語文教師往往會借助同事、學生的評價來間接反思。來自同事的評價專業性強,教師應虛心接受,并以寬廣的胸襟歡迎他們評論、挑刺,這樣才能聽到真心話和肺腑之言;來自學生的評價最有說服力,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傾聽他們的心聲,勇于接受他們的批評。我想,語文教師若能積極主動地搜集、積累一些課堂教學方面的反饋信息,并以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態度去反思總結,何愁不能認清語文教學的“廬山真面目”?又何愁不能成為一個頭腦清醒、有自知之明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