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這是該省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舉措。其中一條就是“取消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讓學校統籌分" />
更新時間:2021-08-25 21:15:45作者:admin2
支持改革。希望好事辦好,實事落實。
據稱,這是該省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舉措。其中一條就是“取消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讓學校統籌分配,更能有效體現工作量和工作績效”。我認為,此舉可縮小由于職稱不同所導致的工資薪酬差距過大的弊端,有利于在校域內實現“同工同酬”。
我在其他的回答里說過,在同一學校內,由于職稱不同,教師間薪酬待遇懸殊,多者甚至可達三四千元左右。人性“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部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當下,一些高級教師退出了一線教學崗位,年輕教師能者多勞;如果設計出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并付諸實施,實現多勞多得,可有效消弭某些高級教師和年輕教師之間的工資待遇懸殊的現象。落實得好,不僅能激發年輕教師的工作熱情,也能有效調動老教師包括有高級職稱的老教師的積極性,“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前面說到“設計出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個人視野不廣,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本地讓各方都滿意的很好的績效考評方案。
量化教師的業績,客觀上確有難度:如果把“工作績效”視同為“工作結果”,比如用以學生學業成績、升學率來評價教師的優劣,這種辦法就過于簡單粗暴,等于鼓勵為了達到目的可不擇手段。如果把“工作績效”視同為“工作行為”吧,又難免“皮相”之譏,是流于表面不重實質。
所以我們本地的績效工資,基本上還是吃大鍋飯。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是按照職稱一年兩次發放;獎勵性績效是大家見者有份,每個季度大家伙兒平分。
希望有關方面認真深入調研,能出臺一個客觀公正的,讓能者多勞、讓多勞者多得的,各方都比較滿意的方案。
我對此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