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教師與公務員的入職門檻幾乎是一樣的。
都是逢進必考,對學歷,年齡等條件要求也大致相同。
即便政府,也規定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
問題是,還有很多" />
更新時間:2021-08-27 04:54:21作者:admin2
教師與公務員比,很正常。
因為教師與公務員的入職門檻幾乎是一樣的。
都是逢進必考,對學歷,年齡等條件要求也大致相同。
即便政府,也規定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
問題是,還有很多實際上是不存在可比性的也在比著呢。
當某一職業的某些人亮出自已的工資,或養老金時,總會有人把一些條件完全不同,不具備可比性的職業拿來比較,什么某某收入更低,養老金差距更大。
把農民工與大學生工資相比的,把高文憑與低文憑相比,把科技含量高的事與是人即能干的事相比,把高端工種和低端行業相比,把腦力與體力相比等等。
以上都可以比,為什么教師不能與公務員比?
先提到同一水平再說吧!
當前中小學教師的困境可以用“兩低兩大”來概括:
經濟收入低教師工資待遇改革的聲音近年來層出不窮,提高中小學教師收入的新聞也是頻見報端。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其實義務教育法自2006年修訂通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十多年,提高教師收入只是一紙空談。
社會地位低如今不論上什么大學,一律交學費,而且費用逐年上升。在有些落后地區,子女上大學已經成為重新“致貧”的主要原因。按理說師范院校這個“免學費,管吃飯”的香餑餑應該挺受歡迎。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如今教師這一職業對青年一代毫無吸引力,因為工資低,沒前途。師范生雖然學費全免的,但必須簽訂就業協議,學生畢業后需到基層工作5到10年。按照規定,對畢業后未按協議從事教師工作或從教時間未滿服務期限的免費師范生,違約記錄記入檔案,還將面臨退還學費并支付7萬元違約金的罰款。可以設想其他行業有沒有這樣的規定?為什么僅僅針對師范生?現在無人報考導致不能開考的職位大多數是鄉村中小學教師的職位。這恰恰說明基層中小學是沒有人愿意去的地方,是被人遺棄的地方。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今卻需要免費才能招到學生,需要采用強制手段才能留住學生,這本身就是教師地位低下的表現。傳言教師是一個很光榮的職業,就業容易,工作輕松,有寒暑假期,受人尊敬,而且念師范還是免費的,當教師比公務員好。可是為什么只聽說過教師考公務員,沒見過公務員當教師的?人們倒是對考公務員趨之若鶩。
正如老子所言:“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其實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歷來很低,天天喊尊師重教,正是教師不受尊重的體現。
升職難度大中小學教師除了收入低,工作辛苦,沒發展前途,還要時時考試,考職稱,寒暑假還要參加遠程教育培訓。因為現在的教師制度,教師收入與教師職稱掛鉤。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無職稱教師的工資要高出一倍左右,而學校的職稱是有名額限制的,就是說即便通過一系列的考試培訓,也不一定能得到應有的職稱。收入分配制度不均又是一大難題,多年改革仍難以落實。
工作壓力大現在的學生并不像以前,以前打打罵罵都是嚴師、良師,家長還會感謝你。現在罵一句就能把你投訴下崗。管的輕說你不作為,管的嚴說你沒能力。想想教師每天除了備課,講課,批改作業,準備聽課,公開課,優質課,面對頭疼難教的學生,難纏的學生家長,和同事間的競爭壓力,教師的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教師不是一份受人追捧的職業,收入過低是這一切的根源。只要教師還拿著只夠維持溫飽的低工資,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永遠不會提高。教師其實是一份既不光鮮又很悲哀的職業。期盼有朝一日,師范類專業報考人數爆滿而師范類專業并不免費,那才是教師地位真正提高的時候!
單純地說小學、初中教師平均工資將不低于公務員,并不會對報考教師以及教育行業帶來什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