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師工資調整了一次,新聞宣傳漲幅很大,但是實際" />
更新時間:2021-08-29 05:17:03作者:admin2
請問明白人:教師工資有哪幾部分構成?分別什么依據?教師的待遇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議的話題,而困擾教師工資的改革原因是什么呢?
2015年教師工資調整了一次,新聞宣傳漲幅很大,但是實際上扣除各種保險之類后,最后工資只是漲了100多元。
2016年教師工資改革方案中——中小學教師基本工資標準提高10%。依然出現,各地老師實際工資很低的現象。
為什么老師們的工資還是上不去呢?那就要從老師們的工資構成說起了。
老師的工資最受詬病的有三個部分
第一教齡津貼
不止一次,有老師教師發聲,工作幾十年,教齡工資低到看不見。按道理來說,教齡工資是按照工作年限發放的,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工資應該挺不錯的。
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教齡津貼的標準,每月3月、5月、7月、10元的標準。而且已經使用了20年!
設置教齡津貼的初衷,原本是為了鼓勵老師們終身從教,工作年限越長教齡津貼越高。但是,現在教齡津貼反而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要知道,設立之初,教齡工資基本相當于教師工資的10%,對老師們的生活是有一定改善作用的。而如今,很多老師孩子一天的基本花費可能是教齡工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第二班主任津貼
一直以來,班主任被比如為保姆、農民工。由此可見,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所以也就有了班主任津貼,鼓勵老師們當班主任。然而事實情況如何呢?
有的地區小學班主任每月有300元,中學班主任每月400元;而有些地區每月只有十幾元,一頓午飯都不一定夠。又怎能不讓班主任心寒呢?
第三績效工資
關于績效工資,即使不是老師大家也都知道。記得高中老師說過,我們的成績是和她的績效工資掛鉤的,也和老師的職稱評定相關。
職稱評定遙不可及?
關于職稱評定,大部分學校都是要么沒有名額,有名額的也評不上,一名老師這樣說。
一線老師一輩子可能都過不了中級的坎,工資基本沒啥變化。
不公平的“績效評定”
績效本身就是為了調動積極性的,也就是俗話說的多勞多得。老師們也是如此,工作積極,各項成績好,績效工資就會高一些。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很多一線老師都說自己應發的30%會用來重新分配,實際上績效工資從來不能全部發給自己……
而且有老師表示,績效工資在各級的執行過程中,不知道讓多少人投機取巧,鉆了漏洞,到了最后寥寥無幾。
最大的問題是:教學管理人員和行政事務人員占據了政策制定權和執行權,他們某些人的工作量雖然比教師還要少,付出微薄,但是發放績效工資的時候,管理人員的績效工資總額卻比一線教師還要多。如此的弊端,必然造成嚴重的不公,搞好搞壞相差不大,甚至不干的人比干得人還要多。績效工資實施后,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領會自己的本份。
視頻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