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29 05:52:03作者:admin2
這個問題可能各人的情況不一樣,比如說在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教師,如果工齡在三十年以上,則養老金與在職時相差無幾,而2014年10月到2024年退休的中人就不好比較了,有人已經兌現了新的養老金,還有很多人沒有兌現,以我為例,我上個月工資合計是
11252,扣除五險一金后打卡8643,還有績效工資每月一千多元,公積金每個月補一千多元,實際每月可領一萬多一點,而這個月退休了,還是按照2014年9月的標準發放臨時養老金,連同住房補貼不到6500元,新的養老金何時兌現,總額多少不得而知,按照推算估計要到幾年以后。
三種績效,三種分配。方法決定績效的高低!從2019年1月1日起,我們這里開始實行用于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的績效工資政策,其實行的原則就是“獎勤罰懶”。
一種是隨著工資按月發放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屬于個人的基本工資,它是隨著個人的職稱、工作年限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調整而調整的。也就是說,職稱高,教齡長,當地經濟比較發達,那么,教師個人的這塊工資就非常理想。
這塊工資屬于個人,占個人總績效工資的70%,別人沒有機會享受它的。
——這是第一種績效工資。完全屬于自己。還有一種績效工資,就是所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
這種績效工資原來也是按照個人的職稱教齡等等各方面決定高低的,應該是按照人頭分配的屬于個人的一部分工資。不過,個人沒有支配權,不能由某個教師來決定。
這塊工資的分配辦法是有明確規定的。在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的基礎上,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協商決定分配辦法,在學校公示一周之后,所有的教師沒有異議,即可上報,經過上級領導批準后,即可發放。這是某校2018年秋季擬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和結果。請看下圖:
這塊績效工資如果處理不好,不少的教師一定會有說法的。
——這就是第二塊績效工資,有時候產生爭議最大的就是它。還有一項績效工資就是最近幾年剛剛開始實行的年終效能獎。
有個地區是在2015年開始實行的。2015年和2016年的年終效能獎是一起發放的,是按照平均值即每人每年15000元的標準統一發放的。包括退休教師和離休教師都有,并且,標準相同。下面是這個地方的某位教師兩年一次發放的效能獎。請看:
下面是某個地方2017年的效能獎:
有些地方已經把2018年的效能獎發到教師的手里了。
這種績效工資的分配辦法各地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按照個人的月應發工資的3~6倍不等的標準執行,具體的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好一些的地方肯定會高一些的。
有的人也把這種工資稱為績效增量工資。
——這就是第三種績效工資,與當地經濟有直接的關系。三種績效工資,三種分配辦法,辦法的不同,教師得到的結果就會不同。
績效工資越多,教師的生活水平就會越好!從而也影響著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種績效你都領到手了嗎?
大家都來說說你的看法和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