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0 14:51:59作者:佚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第八篇至四。原文如下:
“親近朋友卻斷絕關系,這是第三個錯誤!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親。”
大意是,交情很深的朋友,早早斷了聯(lián)系,這是第三種過錯。樹欲靜而風不止;兒欲孝而父母不在。
1.含義1:任何事物都有其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需要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
首先,這句話用一棵樹來代表一個人,樹想保持安靜,但是風不停地吹著它,讓它無法保持安靜。
就像樹木無法掌控風一樣,人往往也無法掌控外界。雖然人非常聰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文明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但無論人類多么強大,無論是人間事務還是萬物的生長變化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物質世界總有客觀規(guī)律。所謂“世事無常”,大概就是說人無法掌控外界物質世界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想要靜止的樹木,也不斷被風吹得搖搖欲墜;而人面對世界,也有很多事情是無奈的。
所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的第一層含義,就是告訴人們,不管我們多么強大,物質世界還是有我們無法掌控的客觀規(guī)律。很多時候,我們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改變世界,讓世界適應我們;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調整自己,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
2.含義二:父母在世時,要珍惜時光,孝順父母,珍惜身邊的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這句話的第二層含義比較好理解,大概就是告訴我們,當父母還在的時候,我們要珍惜他們在身邊的時光,多陪陪他們,孝順他們。要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例子。
我們很多人小時候應該立志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帶著父母四處旅游,讓他們雖然節(jié)儉,但也能吃好喝好。但等我們真正長大,有工作了,就忙碌得不得了。我們努力工作,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卻因為工作忙碌,陪伴父母變成了奢侈。父母去世后,我們才后悔,他們在世時,沒有好好孝敬他們。
要知道,逝者不可復生,過去的就都是過去的。父母去世后,你再也不能“不耐煩地掛斷爸爸的電話”或者“趕緊吃幾口媽媽做的飯”了。所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可以很好地提醒我們,趁父母還健在,我們還有機會的時候,要孝順他們,珍惜身邊的人。
3、物質世界有客觀規(guī)律,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我們需要調整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生老病死是無法重來的,所以我們要孝順父母,珍惜身邊的人。
總結起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大概表達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含義是,人類影響的范圍永遠是有限的,無論我們多么強大,客觀世界的一些規(guī)律永遠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在竭盡全力的同時,也要明白,很多時候要學會“知天命”,調整自己去適應世界。
第二層含義是,生老病死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所以,趁父母還在的時候,我們要珍惜時間,孝順父母,珍惜身邊的人。
本文由閆小兒原創(chuàng)貝語網(wǎng)校,如喜歡請點贊關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